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李佳鵬:樓市躁動為哪般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1日 09: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在持續高壓調控下,房地産市場正朝著預期方向調整。但值得關注的是,地方微調試探調控底線、開發商預期調控鬆動等躁動頻現。

  樓市屢現躁動為哪般?

  自中央明確提出“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後,一些房地産開發商和地方政府開始寄望樓市調控放鬆。部分人士甚至預計,在“穩”字當頭的大背景下,如果房地産市場持續低迷,勢必助推經濟下行,政策預調微調的力度將會加大,開發商有望獲得“救命錢”,而中央對地方樓市政策“微調”的容忍度也將有所提高。

  事實上,當前不少地方已出現頻頻試探樓市調控底線的趨勢。由於土地出讓金收入銳減,地方政府放鬆調控以活躍房地産市場的意願和呼聲愈發強烈,這從始發于去年的一些地方的“微調”舉措可見一斑。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等30多個城市從不同角度出臺了樓市微調政策,內容涉及限購政策、土地出讓、普通住宅標準等。儘管佛山、成都、蕪湖等幾個城市因觸碰限購等調控“紅線”而被叫停,但業界對政策微調的預期並未消除。

  地方鬧“錢荒”是産生微調預期的關鍵因素。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顯示,前5個月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約5121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1%。個別城市表現尤甚,以此前引發較大爭議的揚州為例,今年前4個月,揚州市累計土地出讓金為25.04億元,同比大幅下降62.6%,是近兩年同期最低水平。

  躁動還表現在開發商預期房價止跌或小幅反彈,部分開發商已開始趁樓市成交回暖而醞釀漲價。自本輪調控啟動以來,開盤售罄、連夜排隊搶號買房的現象再度出現。一些樓盤成交火爆固然與開發商大幅降價有關,但不可否認,個別開發商雇傭“房托”排隊拿號參與搶房來製造樓市熱銷假象。在銷量增大的同時,部分樓盤價格也開始“蠢蠢欲動”。據鏈家地産市場研究部對北京2012年新入市期房項目的統計,16個項目在一二季度均有成交;與一季度相比,11個項目4月至5月15日的成交價格出現上調,平均上漲幅度為4.4%,最高達到8.2%。類似的情況在廣州等一線城市也有很多。受此影響,一小部分二手房業主的心態也開始發生變化,北京、上海等地部分業主已開始收窄議價空間。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樓市躁動的背後是開發商和一些地方政府的“一廂情願”。就現實而言,目前放鬆樓市調控的基礎和條件並不存在,房價與百姓的心理價位和收入水平相比仍有距離,一旦調控鬆動,房價反彈勢必捲土重來。

  針對各方躁動可能引發的預期變化,應給予密切關注,並做到及時糾偏,消除干擾和影響樓市調控的各種雜音。同時要嚴防一些地方假借鼓勵“剛需”之名,行變相鬆綁調控“救市”之實。

熱詞:

  • 樓盤價格
  • 房價
  • 紅線
  • 救市
  • 錢荒
  • 房地産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