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唐宋:讓感恩的陽光碟機散陰霾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30日 07: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總有一些感動,讓人難以忘懷:“512”特大地震後,3歲男孩郎錚從廢墟裏被救出,躺在擔架上用稚嫩的右手向解放軍叔叔敬禮;面對馳援的人們,四川青川的小學生在公路旁舉起簡陋的紙板,上面寫著“謝謝”;今年四川省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和網友共同提議將“512”設為“四川感恩節”……4年來,“感恩”這個充滿魔力的熱詞,迴響在巴蜀大地,傳遍了長城內外,融入我們的文化基因。

  “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淮陰侯韓信千金贈漂母,回報落難時的一飯之恩;陳毅元帥親手為老母洗尿褲,報答慈母的養育之情。“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感恩之心,傳頌著愛的力量、美的情懷;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在就職大典上向虐待他的看守致敬,感謝苦難磨礪了性格。感恩是一種智慧,更是靈魂上的健康、精神上的寶藏。

  哲學家康德指出,感恩是崇高的義務,不僅是以情動情的情感和心態,更是以德報德的行動和責任。聽到汶川地震的消息,唐山人感同身受,自發組成救援隊;玉樹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災害發生後,第一支趕赴災區的外省公安特警隊伍來自成都,第一支跨省救援的民兵隊伍來自青川。對口援建中,山東人的無疆大愛在魯川兩地架起了連心橋,去年春天山東大旱,四川立即派出800多名技術人員赴魯,打出一口口“感恩井”。感恩的力量不斷傳遞、擴散,提升著今日中國的溫馨指數,也昇華著13億人的民族精神。

  多一些感恩之心、感恩之為,社會就多一些正能量,少一些“冷漠症”。對主動讓座的青年道一聲“謝謝”,會讓更多人相信“善有善報”;對飽含愛心的捐款物資多一分慎重,會激發更多的慈善力量;對來之不易的生活多一分珍惜,會少一些“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牢騷,而凝聚起力量共克艱難。

  有沒有感恩之心,是衡量一個人道德品質的標尺,也是衡量一個民族精神品格的試金石。為此,很多國家重視感恩教育,光大感恩文化。韓國小學生的胸前挂著“孝行牌”,牌的正面有父母像,背面有孝敬父母的格言。美國和加拿大設立感恩節,提醒國民要記住幫助過自己的人,感激他人,幫助他人。浴火重生的四川人,更是把感恩之情轉化為奮進之志,創造了災後重建的四川奇跡。

  魯迅説,“感謝命運,感謝人民,感謝思想,感謝一切我要感謝的人。” 誰給了我生命,誰把我養育成人,誰教會我生存的本領,誰讓我們翻身得解放,誰讓中國繁榮昌盛……以感恩的心來丈量人生,才知道生活中不是缺少感動,而是缺少發現。

  美好的生活,要用感恩的心來創造。懷抱感恩之心,我們的心中就會多一些陽光,少一些陰霾;踐行報恩之舉,我們的社會就會多一些良性互動,少一些惡性循環。

熱詞:

  • 感恩教育
  • 感恩之心
  • 人民論壇
  • 感恩的心
  •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