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王垚烽:敬老院豈能變成“進牢院”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6日 08: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近日有媒體報道,陜西宜川縣民政局為了提高縣社會福利服務中心養老院、以及下屬事業單位十里坪敬老院的入住率,給各鄉鎮的民政站下了硬任務,強迫部分五保戶老人入住敬老院,不入住就取消“五保”資格。有鄉鎮幹部稱,宜川民政局領導曾要求必須按期完成入住率指標,否則“民政站長就別幹了”。(4月25日《華商報》)

  必須承認,“老齡化”已經成為繼“用工荒”之後我國面臨的又一個人口難題。專家預計,到2020年,全國老年人口將達2.4億,佔總人口的17.17%。但與此同時,全國各類養老機構的養老床位卻只有315萬張,床位數佔老人總數比例僅為1.77%,既低於發達國家5%至7%的比例,也低於一些發展中國家2%至3%的水平,以至於會出現“老人住敬老院,排隊至少得等10年”的情況。從這個角度上講,各地根據自身實際新建或擴建一批敬老院,為有需求的老人,特別是“五保”困難老人提供養老場所確有必要,也是政府的職責所在。

  然而我們看到,由於缺乏民主的決策機制和有效的權力制約,這類好事往往被辦成“窩心事”,民生工程最終淪為政績工程。以宜川民政局強迫老人入住敬老院一事為例,既然當地多數老人並不傾向過集體生活,敬老院入住率低,那麼當初這些養老機構又是怎麼通過調研、規劃而建設起來的呢?至於給下級民政站下達入住率指標、“不進敬老院就取消五保資格”等做法,更是嚴重違反《老年人權益保護法》有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養老金和其他待遇應當得到保障。有關組織必須按時足額支付養老金,不得無故拖欠,不得挪用”的規定。難怪有網友質疑,這究竟是敬老院還是“進牢院”啊?

  人常言:“樹挪死、人挪活”,但事實上,具體到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輕率而強制性的“挪窩”同樣存在較大風險。畢竟,相對與年輕人,老年人對於既有生活環境的依賴性更強,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更弱。根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的一項調研結果顯示,老年人“挪窩”之後,由於孤獨寂寞感增強,健康狀態下降,與原居住地相比,死亡率有增高趨勢。在研究人員回訪的20位去世老人中,有6位在去世前3年內搬遷過住所。可以説,這也是政府鼓勵居家養老的另一重考慮。

  當然,無論是居家養老還是社會養老,都只是手段,真正目的在於實現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而宜川民政局強迫老人入住敬老院的做法無疑與此初衷背道而馳。如何杜絕此類現象的再次發生?筆者以為,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大對於相關責任官員的問責力度,防止老人淪為塑造官員政績的“臨時演員”。

熱詞:

  • 敬老院
  • 挪窩
  • 入住率
  • 居家養老
  • 床位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