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朱永傑:個體戶也是一隻“小麻雀”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6日 07: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一個農民工,通過打工積累一點錢、增長點見識,然後可以在城裏擺個小攤或者開一個小鋪,有穩定的收入,他的家庭從此生活在城市裏。他的孩子呢,就可以在城市接受現代教育,成為國家潛在的人才資源。第一代的農民工本人終生可能只是個城市裏的小商販、個體戶,但他的孩子可能就是個出色的醫生、工程師、科學家。

  這個溫暖的畫面曾經出現過,不少人還記憶猶新。上世紀八十年代,個體戶屬於中國的高收入階層,“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這句流行的順口溜是個體戶“黃金時代”的寫照。在日本,有個賣米的商人因為向酒廠提供了變質的大米,導致酒廠因生産劣質清酒被媒體曝光,賣米的商人竟然因此絕望自殺。這是因為,在自然形成的市場環境裏,人們會自覺地遵守公序良俗,賣變質米的商人被曝光後名聲掃地,以後不會有人再和他做生意,他也就無法生存了。自古以來,小商人都很珍視自己的商業信譽,有很多家庭經營、父子相承的手藝世家和餐飲老字號可以世世代代做下去。在美國紐約,有超過1.2萬名有執照的街頭小販,86%都是外來移民,其中人數第二多的恰恰是來自中國的小商販。

  一位美國社會評論家1902年在《與貧民窟的鬥爭》一文中説:我們總要伸出手,將那溺水者從水中拉出的。現在是時候了。再晚一點,我們恐怕將難逃被溺水者拖下水去而一道沉沒的危險。不管我們是否擁有兄弟情誼,我們本是兄弟同胞。假如不給紐約下東區桑樹街的人以兄弟情誼,我們要想在第五大道繁榮區找到善良公民的美德則是徒勞的。

  一百多年了,我們記憶裏的販夫走卒、引車賣漿,自古就有,他們都能實現本文開頭的夢。然而,在國家工商總局個體私營經濟監管司任職的“個體戶研究專家”張道陽看來,個體戶的“幸福時光”在1995年後就一去不復返了。

  個體戶“老王”認為,每一級部門都有權力增加個説法卡他,合法的生意,卻得幹非法的事情才能把錢掙到,老百姓日子沒法過。個體戶就是“唐僧肉”,審批部門坐享其成,有利的搶著,沒利的推著,心情好了,請吃喝了,上貨了,有關係了,就給你辦;否則今天推明天,明天天兒不好,後天不在,任你跑斷腿,看你敢不來求我?店還沒開,審批就把你審死了。自己被扒了皮吃了肉,還被指責説“你懂法麼?”

  於是,我們看到,如今但凡有一份體面穩定的工作,沒人願意擺攤開店。因為,越到基層,部門利益表現得越明顯,每個部門都會千方百計在自己職權範圍內攫取最大利益,把權力用盡。在張道陽看來,一刀切的政府管制就像“門檻”。門檻是必須的,因為它可以擋水。但人要能挺胸抬頭邁過去,這才叫門檻。如果把門檻弄得非常高,你只能爬,或者求著看門的人拉你過去,而邁過去以後就沒人再管你了,那門檻的意義是什麼呢?此時,唯一的答案是:“人啊,只要覺得生活還有奔頭,有前途,有希望,就會自覺地講誠信。你把他逼得沒有前途了,沒指望了,他還講什麼誠信?”

  寫到這裡(或者説抄到這裡),我們是否就會恍然大悟在某種意義上,個體戶就像大自然裏的麻雀一樣,麻雀雖小,但它們可是生態優劣的“活標本”,科學研究表明,哪有生機有活力,哪就會麻雀成群。個體戶也一樣,當個體戶終日忙碌卻難有回報,一步步走向窮途末路之際,我們就該警惕了:一是經濟有病了,二是社會偏離公平公正了。不用説,這是很危險的事情,不能不提防。

  作者:朱永傑

熱詞:

  • 個體戶
  • 門檻
  • 小鋪
  • 麻雀
  • 唐僧肉
  • 老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