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永恒:“良心”與“黑心”的博弈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7日 08: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生活在一個免於“食品和藥品恐懼”的環境,是公眾應享的權利與尊嚴。人類的文明進步歷程,就是一個“良心”不斷戰勝“黑心”的過程。

  “良心藥、放心藥、管用的藥”,這是一家叫修正的藥企為自己做的廣告。很久以來,人們相信,藥企正如其宣稱一樣,是用“良心”進行生産的,畢竟,藥品不同於一般的商品,是救死扶傷的。

  然而,由於涉嫌鉻超標,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對13個藥用空心膠囊産品暫停銷售和使用。其中,修正藥業等多家藥企被曝其藥用空心膠囊涉鉻超標,其中部分産品超標90倍。據了解,生産企業使用生石灰處理皮革廢料製成的工業明膠做成膠囊,流向藥企。警方目前已介入此案,浙江4名涉案企業負責人被控制。(4月16日《新京報》)

  作為消費者,我們對日常生活中的假冒偽劣商品咬牙切齒。對於食品、藥品企業一些屢屢突破底線的“黑心”行為,已經讓人無法表達憤怒。筆者看到,網絡上鋪天蓋地罵聲一片。

  歸納人們對藥企製造“毒膠囊”事件的觀點,最突出的聲音是,把板子打在了監管者的身上。人們認為,市場上之所以充斥著潛規則,劣幣之所以不斷驅逐著良幣,首先是政府職能部門“不作為”的原因,而政府部門之所以不作為,是因為我們的“管理體制”出了問題。“體制原罪”成為一個萬能的筐,任何不良行為都可以往裏面裝。

  所有的問題真是“管理體制”的問題嗎?考察西方食品藥品業的發展過程,也經歷過“由亂到治”的過程,而且當初混亂程度跟我們現在比,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把一切歸咎於“體制”,是一個過於簡單化的思維。當然,也不能因此免除或減輕監管者的責任,畢竟,這些“毒膠囊”們都是從監管者眼睛和鼻子底下溜出來的。

  還有一種聲音,説這些食品藥品企業紛紛出問題,是因為市場經濟的“罪惡”,市場經濟鼓勵人們“一切向錢看”,唯利是圖,於是人們為了賺錢,不管監管如何嚴密,懲罰如何嚴厲,總有人為了更多的利潤鋌而走險。然而,市場經濟與“假冒偽劣”是天然的敵人。市場經濟的本質是自由競爭,優勝劣汰,只有生産出最優質的産品,才能獲得市場的認可,才能有經濟效益,才能真正生産出讓消費者“放心的藥”。

  筆者以為,面對“問題膠囊藥物”事件,必須深挖相關企業生産黑幕,採取嚴厲的懲罰措施,讓“黑心”藥企傾家蕩産,甚至永遠退出這個需要“良心”的領域。同時,還要處理相關監管者玩忽職守的責任。更重要的是,通過類似事件摸索出一套長效機制,使監管者不敢疏忽、造假者不敢造假,讓媒體和公眾對企業的生産過程嚴格監督。

  生命至上,是一切社會的出發點和歸宿;生活在一個免於“食品和藥品恐懼”的環境,是公眾應享的權利與尊嚴。人類的文明進步歷程,就是一個“良心”不斷戰勝“黑心”的過程。

熱詞:

  • 良心
  • 藥用空心膠囊
  • 工業明膠
  • 藥企
  • 黑心
  • 管理體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