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來論:以分配體制改革慰藉平均工資焦慮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5日 07: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央視網評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鄧海建

        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日前對全球72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均月收入做了最新統計。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人均月收入是1480美元、約合人民幣9327元。其中,中國員工的月平均工資為656美元、約合人民幣4134元,位列所調查72個國家和地區的第57位。(4月4日《京華時報》)
 
      “中國員工平均工資尚不及國際平均水平的一半”,這個判斷確實足夠驚悚且吸引眼球。跟帖裏罵聲一片,微博上都在曬誰拖了平均工資的後腿。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一者,所謂“世界水平”,此份調查完全忽略了全球最貧窮的地區,它統計的也僅僅是工資,個體戶或者自由職業者的收入也未被納入到統計範圍;二者,即便是對中國員工月薪的統計,恐怕也是未必契合民眾感知——因為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2011年,我國城鎮居民年人均總收入是23979元人民幣,相當於每月2000元左右(這還包括工資性收入、財産性收入、經營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四個方面),那麼,這個“4134元”的中國員工月薪標準,起碼把絕大多數中國普通員工甩在了身後。
 
      分配是經濟學中的技術,更是秩序與公平層面的藝術。無論是什麼口徑的平均工資,總會在民間激起無窮的憤懣——説到底,還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訴求使然。博源基金會理事長秦曉在博鰲亞洲論壇“收入分配與經濟轉型”主題論壇上説,十年來,我國的財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差距比較大。他還列舉了具體的數據:從2002年到2011年的10年裏,中國財政收入增長20.4%,居民收入增長13.7%,居民收入比財政增長低將近7個百分點;而同期的美國財政平均增長1.86%,居民收入增長3.95%,居民收入高於財政增長;韓國在同樣時間財政收入增長6.6%,居民收入增長6.4%,兩者基本持平。中、美、韓三個國家的數據對比,凸顯出中國財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差距比較大的現實。此般感觸,也許比“4134元”與“9327元”之間的落差更讓國人心有慼慼焉。
 
       平均工資上的焦慮,不過是敦促收入分配改革的信號而已。今年兩會前夕,從31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知:北京、江蘇等14個省份表示,將深化分配製度改革,此外,山東、福建等14個省份表示,要提高低收入群眾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這意味著28個省份已將分配改革提上重要議程。3月1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時如是説,“在我任職的最後一年,政府還將要做幾件困難的事情,一定要做,努力做好,而不留給後人。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制定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
 
      收入分配改革的方案千千萬,要義無非是“效率”與“公平”的權衡。這些年,市場框架在構建,但內容要素卻未曾合理歸位,土地、利率、勞動力以及煤電油運等生産要素價格未能真正反映市場價格,最壞的結果就是窮補富、勞補資、落後倒貼發達,在強調市場獎勤懲惰的同時,未能真切關照“共同富裕”的短腿。分配改革,先“破”後“立”,眼下的癥結,主要在於兩個層面:一是法治環境不健全下的灰色收入橫行,導致事實上的差距擴大;二是改制與改革中的“制度跑偏”,導致國有財富個人化流動——加之壟斷行業的不合理收入未曾打破、財稅體制未能平衡好調節關係,社會資源“洗牌”就面臨著形形色色的困局。
 
     再難,都得改;越難,越得改。以分配體制改革慰藉平均工資上的群體焦慮,“民富”是唯一的正解。

熱詞:

  • 中國員工
  • 平均工資
  • 國際平均
  • 一半
  • 效率與公平
  • 群體焦慮
  • 民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