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知風:房地産和“墓地産”都是坐地起價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2日 11: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清明將至,記者調查北京多家公墓,發現價額昂貴的墓地依然存在。事實上,北京對於墓地價格有明確的定價標準,其中墓穴租賃費(20年租期),為城近郊區1500元/每平米,遠郊區縣1000元/每平米;墓穴管理費嚴格規定為墓造價的5%。但調查發現,多家公墓借墓碑、風水等因素,提高墓地價格。(4月1日《新京報》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這是蘇試《江城子》中悼念亡妻的詩句。有關生離死別,“淒涼”的心境是無法排解的。古代詩人蘇軾面對一座孤墳“無處話淒涼”,但他的哀思畢竟還是心無旁騖的,“孤墳”不是他“淒涼”的來由。蘇軾可以一門心思地悼念他的亡妻,而不必擔心這座“孤墳”沒有葬身之地——因為,當時房産交易沒有形成房地産,墓地當然就更不會形成産業。

  而現代人面對死人的事,內心的淒涼,不但有生離死別的悲切,而且有死無葬身之地的悲涼。也許化成灰泥的屍骨,才擺脫活著時為子女購房的重負,現在輪到子女們為他們的歸宿犯愁了。如果將其簡化成“生不起,死不起”有點極端的話,那麼,高房價對活人的壓力和高墓價對死人的盤算,確實已經完成了對一個人生命全過程的剝削。

  其實,有了房地産這個暴利行業,有關土地的商品交易都可以坐地起價。因此,高墓價必然是高房價的延伸。至於“借墓碑、風水等因素,提高墓地價格”,無非就是房地産的慣用手法。一樣的關於土地的商品,一樣的産業鏈形式,面對一樣心態的消費者,結果怎麼會不一樣?

  用“坐地起價”形容房地産和“墓地産”再也合適不過了。這不僅是因為房産和墓地都與土地有關,而是這些與土地有關的商品早已脫離了價值規律。根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任何商品凝結與商品的人類勞動是其價值的所在,交換不能改變商品所固有的價值。但在價值實現過程中賣方為獲得更高的貨幣價格,利用供求矛盾,奇貨可居,不可再生等因素來獲得更高的貨幣收入,坐地起價這種現象在商品“供不應求”的時候就會發生。最為明顯的就是近年的房地産行業。那麼,“墓地産”步房地産的後塵是傻子都會想到的“生意經”。

  當然,在自由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家賣東西時輕易地開出天價,而買主則要狠狠地砍價,所謂“滿天要價,就地還錢”或者“漫天要價,坐地還錢”。但可惜只有用土地作為商品資源的房地産和“墓地産”,才可以做到漫天要價,而買方沒有還價的餘地。因為,土地不但是不可再生的資源,重要的是控制在政府手裏的。這就形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壟斷。在世界各國,壟斷行業都是坐地起價的一個特例,這種壟斷行業憑藉的並不是資源的不可再生性,而是利用某個行業的進入壁壘或政府的支持來獲取“暴利”。因此,只有與土地有關的商品,才能做到真正的坐地起價,而買家卻很少有還價的能力。

  然而,在“墓地産”出現房地産類似的局面時,不妨反思一下當前人們的消費理念,檢討一下所謂的“剛需”中,到底“剛”到什麼程度?如果人們無法確認居有其屋的起碼標準,那麼,這一小盒骨灰的安置還是有很多方式的,但為何也出現了攀比的勢頭?按照供需決定價格的基本市場規律,不管在房地産還是“墓地産”市場,買方的不理智行為和不正確的消費意識,何嘗不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房地産如此,“墓地産”也如此。

熱詞:

  • 墓地産
  • 房地産行業
  • 暴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