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丁永勳:打造“誠品”,要扶持但不能靠扶持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9日 07: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弱勢的實體書店,急需政府扶一把,政府也該扶一把。但一個城市的“誠品書店”,不可能是被扶持出來的

    28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透露,上海在全國率先出臺扶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地方政府規範性文件。從2012年起,上海每年將劃撥1500萬元支持出版物發行網點建設,其中500萬元將直接投入扶持實體書店。單個實體書店獲得的資助資金有望突破50萬元。(據新華社2月28日電)

    政府出手相助,讓在困境中掙扎求生的實體書店看到了希望。最近這幾年,實體書店幾乎成了最需要挽救的行業。正在消失的書店,可以列出一串常常的名單:北京的“第三極書局”“風入松”書店、上海“季風書園”的四家分店、大夏書店、廣州三聯書店天河店等著名書店相繼歇業;2011年年底,風光一時的光合作用書屋低調關門;2012年春節前夕,成都時間簡史書坊、上海萬象書店突然倒閉;春節後,上海書城淮海店關門調整,四川弘文書局主店倒閉,福建老牌獨立書店曉楓書屋鼓浪嶼店,因房租暴漲,被迫關門另覓新址……這一趨勢似乎仍在繼續。

    每一家著名書店,都是一個城市獨特的風景;每一家書店倒閉,都會引發人們的惆悵憑吊。然而,不捨歸不捨,市場就是這麼殘酷。經營成本急劇上升,網上書店來勢洶洶,兩面夾擊之下,實體書店的日子一直不太好過。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開一間純粹的書店,變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

    在愛書人看來,書店是個特殊的行業,出售的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知識和文化的載體,似乎一談錢,就顯得庸俗了。但是,目前實體書店面臨的最大問題,正是盈利空間被擠壓、經營成本居高不下。打敗很多著名書店的,可能就是錢的問題。

    從這一點來説,弱勢的實體書店,急需政府扶一把。真金白銀的資金注入,確實能解決燃眉之急。在推動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背景下,政府手握大量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也需要找到合適的出口。

    説到文化地標,很多人都會想到台北的誠品書店。這個主打人文藝術的連鎖書店,和著名的101大廈一樣,已經成為台北最重要的文化“地標”。率團到台灣訪問的上海市市長韓正、北京市市長郭金龍,不約而同都參觀了台北誠品書店,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也讓艱難度日的京滬實體書店經營者艷羨不已。

    在逛誠品書店時,誠品董事長吳清友曾向韓正市長鄭重建議:“大陸現在有很多城市,花了非常多的經費在建造空港、海港,假設有機會,我倒是希望能在上海建座上海人心靈停泊的港口。”上海市在全國率先出臺扶持實體書店的措施,跟市長的這次台北之行,或有一定關係。

    一個城市需要這樣一個文化地標,給人們提供一個親近書香、停泊心靈的場所。便利的書店系統,應被視為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的一部分,理應在政策上給予更多支持。從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的角度,政府對實體書店的扶持,可以有很多方式,除了最直接的資金注入,在城市規劃、文化政策、稅費減免上,都可以向其傾斜。這都是業內呼籲了很久的事,對解決實體書店最緊迫的生存難題,一定會有很大幫助。

    不過,要打造自己的誠品書店,僅靠政府扶持仍然不夠。既然更多的人轉向網絡閱讀和網上書店,有什麼理由非要支持實體書店,只為打造一個昂貴的地標嗎?所以,對於有志做實體書店的人説,也要尋找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找到説服政府和讀者繼續支持你的理由。即便面臨電子出版和網上書店的猛烈衝擊,實體書店在豐富書店服務功能、挖掘讀者需求上,還有很大的生存空間。比如誠品,提供人性化的購書環境、豐富多彩的互動和學術活動;比如北京的萬聖書園,提供專業齊全的圖書分類,個性化的書目推介和團體訂購服務。此外,在國外非常流行的漫畫書店、兒童書店、魔術書店、偵探書店等個性化書店,專攻某一學科的專業學術書店,在國內還沒有完全發育。在這些領域,實體書店還大有可為。

    一個城市自己的“誠品書店”,不可能只是被扶持出來的,而只會在那些有想法有情懷的書店中産生。

熱詞:

  • 誠品書店
  • 誠品
  • 扶持
  • 地標
  • 風入松
  • 書坊
  • 圖書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