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陳一鳴:奧斯卡,固守還是轉身?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24日 10: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在美國,對於像筆者這樣的文字記者來説,一般場合只需休閒裝束,而採訪正式活動或高端人士時,偶爾也要西裝革履。不過,有一個場合即使西服筆挺,仍會顯得隨便,那就是奧斯卡的頒獎典禮。按照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簡稱:影藝學院)要求,所有進入奧斯卡頒獎採訪區的記者,都應身著燕尾服,或者晚禮服。

       每當到了洛杉磯頒獎季的壓軸節目,不用看曳地長裙在紅地毯上甩起的漣漪,也不用看明星手中熠熠生輝的小金人,單是身邊一個個如同參加古典舞會的記者同行,就足以讓人嗅出奧斯卡那難以言説的特有味道。初到洛杉磯常駐之時,筆者曾把這股未曾見識過的味道品讀為影視圈特有的奢華,但隨著日子漸久、了解漸多,才發覺影藝學院對著裝要求一絲不茍,其實是在固守一種所謂學院式的評獎理念。

       沒有這種理念,也許就沒有奧斯卡80多年一路走來的聲譽和影響。這種理念成就了奧斯卡,也為它招來許多非議。

       積澱八十年——

       小金人聲名遠播

       上世紀20年代末,好萊塢電影産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為了對取得一定成就的電影進行鼓勵,1927年成立的美國電影業會員組織——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決定創設“學院獎”。不久,在米高梅電影公司藝術總監塞德里克吉本斯的手中,誕生了讓“學院獎”聲名遠播的著名獎盃——一個手執寶劍,挺立在電影膠片卷軸上的騎士。雖然這個被人喚做“奧斯卡”的小金人的得名説法不一,但在上世紀30年代初,奧斯卡的大名已在美國家喻戶曉。

       1929年5月16日,首屆“學院獎”頒獎典禮在洛杉磯的好萊塢羅斯福酒店舉行。此後,每年一屆的奧斯卡頒獎從未間斷,今年2月26日舉行的頒獎典禮已是第八十四屆。

      80多年的歲月,足以把呱呱墜地的嬰兒變成白髮蒼蒼的老者,但奧斯卡評委們的欣賞口味一直沒有改變。幾十年來,奧斯卡在評獎時始終傾向於表現英雄或高尚主題,在拍攝手法上又能展現宏闊視覺衝擊力的影片,而所有牽涉到敏感話題的影片一律不受青睞。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近年來的《指環王》、《斷背山》、《社交網絡》大受票房和輿論推崇,卻都與小金人失之交臂。評論人士認為,這些落選影片的主題或者不夠主流,或者過於前衛。

       適應新形勢——

       奧斯卡悄悄在變

       如果把奧斯卡稱作美國主流文化或者傳統理念的捍衛者,一點也不過分。在世界上,奧斯卡獎曾因堅持美國的評獎標準而屢受抨擊,而在美國國內,這種“文化守門員”的角色也給它帶來了守舊、刻板的負面形象。

       好萊塢電影業的繁榮催生了奧斯卡獎,而奧斯卡獎又把自己的標準當成模板,固化了好萊塢電影的模式。有分析指出,好萊塢電影始終難以跳出幾個有限的主題,三段式的鋪陳手法也早已成為老一套,於是只能靠越來越炫目的聲光效果和技術手段吸引觀眾。選題的單一,又逼使電影人在拍攝續集乃至前傳上做文章,幾乎喪失了講述新鮮故事的能力。這些都與奧斯卡獎界定“好電影”時的標準狹窄不無關係。

       也有人指出,奧斯卡獎評獎標準幾十年沒有什麼變化,緣于影藝學院的會員實行終身制,而終身制又催生了老齡化。如今,奧斯卡獎評委的年齡與電影人之間相差了至少一代人,與年輕的電影觀眾之間更是至少相差了兩代人。在一個社交網絡大行其道、各種文化交融激蕩、利益訴求日益多元的今天,“爺爺眼中的好電影”,恐怕越來越難以讓習慣在網上看電影的年輕人買賬。

       不過,若説奧斯卡在幾代人的時間裏毫無變化也遠非事實。實際上,隨著電影事業的發展,特別是技術水平的提高,奧斯卡在評獎程序、獎項設置和頒獎方式上也一直在尋求變革。比如,曾經有過的“最佳默片字幕對白獎”、“最佳彩色短片獎”,都早已銷聲匿跡;而奧斯卡誕生之初影藝學院事先把評選結果透露給報紙的做法,也早已變革為頒獎典禮上的“拆信封”。

       近年來,為了挽回不斷流失的年輕觀眾,影藝學院更是在頒獎典禮和影迷參與的形式上屢屢推陳出新。去年,影藝學院邀請了好萊塢當紅影星、32歲的詹姆斯弗蘭科和28歲的安妮海瑟薇一對年輕搭檔出任頒獎典禮主持人,典禮上提名影片的片段也變得更加短小了。

       今年,影藝學院特別在紅地毯旁給世界各地的影迷預留了700個座位,並在去年9月進行網上註冊和幸運抽獎,抽中的影迷可在紅地毯旁與入圍的電影人近距離接觸。明星們走過星光燦爛的紅地毯後,受邀影迷還可前往影迷專區,透過大屏幕欣賞頒獎典禮實況。

       不過,進入柯達劇院出席頒獎典禮的人士仍需得到邀請,還沒有面向公眾開放。有報道説,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永久會場明年將從承辦了10年之久的柯達劇院搬到洛杉磯市中心的諾基亞劇場,目前影藝學院正與經營諾基亞劇場的AEG公司協商。諾基亞劇場有7100個座位,幾乎是柯達劇院的兩倍,此舉是否是為將來開放普通影迷出席頒獎典禮而做鋪墊,目前還不得而知。有意思的是,有131年曆史的柯達公司已在今年1月19日申請破産保護,日前該公司放棄了柯達劇院的冠名權,引得媒體紛紛議論今年該如何報道頒獎典禮的劇場名字才好。

       增加新元素——

       抓眼球延續輝煌

       奧斯卡頒獎典禮後的晚宴菜單一直是時尚媒體追逐的焦點,今年的晚宴將首次推出3D效果的小金人甜品,品嘗時需要戴上專門的眼鏡才能欣賞。此外,今年的晚宴還首次增加了幾道中式菜品,有人認為此舉意在讓奧斯卡吸引更多來自經濟日益增長的亞洲國家的關注。

       80多年的歷史積澱,打造出了奧斯卡的特有品牌,讓無數電影人把捧得小金人作為事業上的莫大榮耀。奧斯卡無疑以自身的歷史為榮,今年的頒獎典禮前夕,洛杉磯的各大電子廣告牌、美國廣播公司電視頻道和紐約時報廣場都打出了奧斯卡經典影片的宣傳廣告,《亂世佳人》、《卡薩布蘭卡》、《蝙蝠俠:黑暗騎士》……這是好萊塢的輝煌,也是奧斯卡的輝煌。在頒獎典禮採訪區,身著燕尾服或晚禮服,一手敲打電腦鍵盤,一手拿著智慧手機通話的記者們,儼然也以一道特有的風景而成了這輝煌的一部分。不過,許多影人、影迷和媒體人卻在追問,僅靠形式上的改變,奧斯卡還足以延續自己的光輝嗎?細枝末節上的轉身,能否最終衝滌掉一些奉行了幾十年的過時標準,讓傳統的奧斯卡為現代社會,特別是多元文化張開更為寬廣的臂膀,也許正是一部劇情慢慢展開的大片。

熱詞:

  • 美國
  • 洛杉磯頒獎季
  • 奧斯卡
  • 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