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高健:歐盟航空“碳稅”不得人心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9日 09: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在中美兩國本週先後正式對歐盟航空“碳稅”説“不”之後,這個由歐盟27國共同簽署生效、卻被歐盟之外35個經濟體齊聲拒絕的稅項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目前來看,重回談判桌是這一爭端唯一的現實可能。

  “無利不起早”,歐盟推行碳排放交易體系背後,是其搶佔“綠色經濟”時代發展主動權和制高點的企圖。

  目前,全球經濟體面臨著歐盟過早將“碳稅”契約化的局面——在沒有獲得本地區之外經濟體廣泛支持的情況下拋出提議,歐盟的這一舉動只能讓提議者和反對者雙方尷尬。這也是為什麼,歐盟在被中美拒絕後,只能公開表示可以建議“有條件暫停”實施排放交易體系的部分內容,但前提是全球航企必須制定短期碳減排目標。

  儘管如此,“碳稅”問題的尷尬局面也無法得到根本改變。眾所週知,全球經濟目前仍整體低迷,在此背景下,歐盟關於“碳稅”的表態無異於令非歐盟經濟體面臨一道無法作答的選擇題。

  如果接受“碳稅”,且不説將未來經濟發展主動權拱手相讓,該稅項所形成的成本壓力和連帶效應都可能成為致命威脅。以中國為例,如果加入歐盟碳排放體系,33家中國航企今年將增加8億元的成本。

  國際航協(IATA)環境部門總監保羅施蒂爾指出,徵收航空“碳稅”將減少經濟貿易和競爭力,直接影響和威脅航空業直接相關或依賴於航空業生存的産業(如旅遊業)和工作機會。對於經濟增長和就業市場剛有起色的部分經濟體,如美國而言,這無異於“釜底抽薪”。這還可能會招致全球範圍內針對歐盟貿易領域的回擊。

  如果以短期減排目標為代價換得“碳稅”推遲徵收,各大經濟體就不得不把一部分資金和精力被動地使用在減排目標上,這意味著其刺激經濟的潛在舉措將遭遇“掣肘”。

  因此,歐盟與全球其他經濟體仍需在“碳稅”問題上進行深度協調,才能在“去粗取精”後以相對成熟的姿態和更加合理的時點重新“露面”,併為全球經濟發揮真正積極的作用。航空“碳稅”爭端目前正面臨著尷尬的局面,但為避免未來更多尷尬甚至風險的出現,各方儘快重回談判桌將是最明智、最現實的選擇。

熱詞:

  • 歐盟
  • 碳排放
  • 排放交易
  • 經濟體
  • 掣肘
  • 綠色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