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魯寧:“一號文件”鎖定農科領域意義深遠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3日 09: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千龍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確保城鄉居民“米袋子”和“菜籃子”的根本出路在於農業科技創新步入龍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聚焦“三農”。這是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九年聚焦“三農”。

  龍年“一號文件”題為《關於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産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全文10500字,共分六個部分23條。

  研讀文件全文,筆者以為,龍年“一號文件”的核心主旨抑或説最大的“政治正確”,在於重新確認並強化農業科技服務的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地位,重新明確各級政府是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的“第一責任人”。

  貫穿“一號文件”的核心要旨是把農業科技擺上各級黨委、政府工作更加突出位置,將其鎖定於“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支撐,突破資源環境約束的必然選擇,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決定力量之戰略高度”。

  當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要想有模有樣地開展,先要解決機構、隊伍、設備、資金供養的來源問題。其中的核心前提是機構、隊伍的身份和供養資金的來源能否給予足額保障。這恰恰是龍年“一號文件”頒行之前,國內農業科技推廣“很不像話”的根源所在。

  普通讀者有所不知抑或説平日裏很少關注,從建國到1990年代前期,鄉鎮以上農機站、育種站等科技服務機構雖不起眼,但都是財政供養的事業單位。全國基層農技服務人員一律吃皇糧。因為身份、報酬乃至退休待遇均無後顧之憂,那年月,雖説交通、通訊條件遠沒今天這般便捷,但即便是最偏遠的山鄉,學農科的大學生照樣樂意到那兒的農技服務機構去“落戶”。

  鄉鎮農技推廣服務出現大問題始於1990年代中期後一度越刮越甚的“泛市場化”歪風,那年月,不但基本醫療、基礎教育、基本住房保障統統推給了“市場”,連僅有的遠未形成全國性網絡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也一併推給了“市場”,短短數年間,原有的機構或倒閉、或承包、或賤賣,隊伍或解散、或改行、或流失,那“慘狀”與同一時期遭相同“市場厄運”的鄉鎮水利機構及隊伍如出一轍。

  去年的“一號文件”已重新明確鄉鎮水利服務的第一責任人是各級政府要想確保13億人口吃飯無憂,龍年“一號文件”將糾錯劍鋒進一步指向涉及面更廣更深的農技推廣服務,實乃順理成章,其對民生之重要,猶如推進農業科技領域的“新醫改”。

  把農業穩定發展的根本出路定格在科技創新上,關鍵在於調動人的積極性。這恰恰是“一號文件”重拾“政府責任”最值得稱道的關鍵所在。“一號文件”對“人”的“兩大政策”是:實現在崗農技推廣人員工資收入與基層事業單位人員平均水平相銜接;集中解決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待遇低、經費缺、工作條件差的突出問題。顯而易見,“兩大政策”若在基層不打折扣或少打折扣,對現有基層農技人員無異於吃了“定心丸”,對吸引新的農科大學畢業生加盟基層農技服務隊伍,無異於提前化解了主要顧慮。

  2004年至去年,國內糧食生産實現“八連增”,但正如識者憂心如焚,隨著農業勞動力素質呈結構性下降,農業用工成本持續上漲,依賴大量消耗要素資源,依靠低成本勞動力支撐的農業發展模式已然走到盡頭,如是,把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服務創新作為農産品保供及發展現代農業的支撐,是中央把脈農業發展規律的又一次認識和行動的昇華。十年後,人們將清晰看到龍年“一號文件”的里程碑意義。

  清醒乃為政者之“基本素質”,始終抓住國家糧食安全不放鬆,乃為政者之大清醒!

熱詞:

  • 一號文件
  • 農科大學畢業生
  • 中央一號文件
  • 三農
  • 農業科技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