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胡印斌:無門無管理員的圖書館在反諷什麼

發佈時間:2012年02月02日 09: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從2005年開始,寧波鄞州高級中學的圖書館開始實行“無門無管理員,圖書任師生自助借閱”政策。當時,很多人認為,這樣做,書遲早要被偷光的。然而,年終一盤點,圖書不僅沒有被偷,因為有畢業生向母校捐書,原來10萬冊書變成了10.6萬冊。推出這一政策的時任校長王賢平説:“高中的圖書館不應該是藏書館,應該是讀書館。”(《錢江晚報》2月1日)

  鄞州高級中學的這一做法,實在高明。這才是理想的圖書館,這才是能夠讓人平心靜氣與古人、與賢者對話的所在。書香的瀰漫,知性的滲透,文化的浸潤,莫過於此。什麼時候,我們身邊的圖書館都能少一些防備多一些開放呢?

  沒有門、沒有管理員,並不是説這樣一個圖書館就全無約束,可以恣意任性,隨意處置館藏的圖書了。同樣,門禁森嚴、機關重重,在耗費了大量行政成本、管理成本的同時,也未必就能守得住那些圖書不被竊走。圖書是否失竊,本質上取決於前來讀書師生的自我約束,取決於文化的強大力量,能不能抑制得住個體的越界衝動。從這個意義上講,圖書本身就是門禁、就是管理員。

  圖書的價值、閱讀的意義,不僅僅體現在表象,而應該體現在對閱讀者潛移默化的影響上面。現在看來,寧波鄞州高級中學圖書館的制度設定顯然取得了這樣的預期效果,也因此,産生了良性的互動關係。圖書館越寬鬆、越寬容,則進出其間的師生就會越守規矩、越愛惜圖書。一本本圖書裏面潛在的文化力量,正在一圈圈盪漾出來,形塑著莘莘學子。而最平靜的波心,則是圖書館。

  這樣一個從容的圖書館,註定是一個有力量的圖書館。因為,她以她有形的建築形式的存在,聚合起10萬冊圖書中看似微小的力量,並在這種不斷的聚合過程中裂變出更為強大的能量,當然可以涵納一茬又一茬的學子。事實上,圖書館這樣的公共文化機構,本來就應該以這樣的形態存在。大家都知道,寧波城內有天一閣,數百年來,人們印象深刻的並不是建築本身而是其所體現的文化意蘊。

  遺憾的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的圖書館與公眾的距離越來越遙遠了。館舍建築可能越來越奢華,技術設備可能越來越先進,管理人員可能越來越犀利了,而讀者置身其中,卻感受到越來越深刻的冰冷。似乎,圖書已不再是圖書館的主體,文化也已經退居一隅,邊緣再邊緣了。原本是服務讀者、服務閱讀的管理、防範等等,反倒成了舞台中央最耀眼的部分。

  更有甚者,很多地方的圖書館還加高藩籬,限制“不相干”的人員進出,這不免是對圖書館公共屬性的扭曲。此前,流浪漢、乞丐可以隨便進入杭州圖書館的消息,一度引起媒體和公眾一片尖叫。然而,歡呼過後,像杭州圖書館那樣不設藩籬的圖書館依然鮮見,亦可見改變之艱難,開放之難於落實。

  王賢平曾説過,讀書人生活可以清貧,精神不能貧窮。與之對應,似乎可以這樣講,圖書館建築可以富麗堂皇,精神氣質卻不能過於高蹈遠引、遠離公眾。一旦圖書館變成了藏書館,管理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防賊上面,前來讀書的人都被視為潛在的斯文竊賊,則知識的普及、文化的滲透又從何談起?圖書館為什麼不能無門、無管理員呢?

熱詞:

  • 圖書館建築
  • 反諷
  • 高級中學
  • 師生
  • 管理員
  • 強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