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劉世凱:人才在流失,請給理想一些空間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23日 11: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前幾天,跟同學聊天,同學跟我講了一個故事:同學的表哥就讀于一所名牌醫科大學。畢業後,自然而然地進入了當地最好的醫院。青年才氣,當然心懷熱血,準備一展抱負。可是,不諳社會關係的他,接二連三地推翻了主任醫師的治療結果。院裏的領導們當然看不下去了,多次找這個“多事”的年輕人談話,可是均未見效。無奈,院裏只好以處分為籌碼,試圖改變青年人張狂的行為。青年人憤激之下,毅然辭職。具有戲劇性的是,就在其辭職後不久,美國一所醫院,可能是因為青年人醫學方面的才能,欣然接納了這位落寞的青年。  

       聽完這個故事,感慨萬千。近年來,大批的青年人才開始離開土生土長的大陸,踏上了異國的求學工作之路。我們當然有理由站在道德的立場大發議論,指責這些青年人如何如何“不愛國”,如何如何“崇洋媚外”,可是,我們是否拍過胸口問問自己:我們為這些青年人提供過什麼?我們是否珍惜過這些特立獨行的人才?在中國,不管你多麼有才,多麼有能力,似乎作用並不大;“為人處世”之道庶幾才是活得滋潤的不二法門——要想在一個單位中安然度日抑或享受被提拔的待遇,你首先要學的是圓滑的處世之道和厚黑學問。除此之外,你還必須整天面對一些毫無意義的量化考核,在由表格、數據、命令構造起來的冰冷的圍城中不爽地度日。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這是杜甫寫的一首《不見》,表達早年的他與李白心心相惜的感覺。如今重讀,仍然有一種別樣的感受。惜夫斯人已逝,今有此情懷者,幾人耳?  

       這或許只是皮毛。如果我們細細考察,不難發現“幸福感”的缺失,才是問題之根本。當一個社會給這些精英提供的只是令人腹誹的“食品安全”或是不敢讓人恭維的“生態質量”和“教育環境”,那麼所謂“幸福感”又如何油然而生?禽鳥尚能擇良木而棲,而況人乎?中國人向來偏愛沾上“成績”的宏大名目,對諸如“幸福”之類的涉及個體情感狀態的東西卻置若罔聞。殊不知,“幸福感”不是由權力僵硬的面孔來闡釋,亦不是靠“GDP”的總量第幾第幾來説明;而是相反,它應該由每一個個體來感受、判斷、定義。只可惜,那些坐在辦公室裏喝下午茶的官老爺是不會明白的,他們依然堅持著他們的“選擇性無知”。  

       有一個好友曾經跟我戲稱,如果將來陞官發財了,第一件事就是舉家移民美國。我問他原因,友人答道:你先去看看《冷山》和《英國病人》,然而再看看《金陵十三釵》或《集結號》,你就明白了。旁邊有人插嘴道:你這是“民族虛無主義”!我與友人對視一笑,慚愧萬分,心中卻暗暗佩服這位舉著“民族”大旗的同學——畢竟,用政治術語來説,他這是“絕對的政治正確”。  

       讓我們來看看一些數據吧——  

       一份資料顯示:“自1978年改革開放至2002年底,中國已有超過58萬人出國留學(不包括公私出國經商和旅遊的中國人),其中公派留學生為6萬多人,目前共有15萬多人回國工作(其中公派生為5萬多人),另外16萬多人畢業後在國外就業,約27萬人正在海外就讀。那麼,就這個數字來説,我國留學人員流失比例達到了近50%。”另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顯示,中國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移民輸出國,目前約有4500萬華人散居世界各地,流失的精英數量居世界首位。  

       每一次華人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我們總是會這樣説:這是西方的“圈套”,他們全賴優秀的儀器;諾貝爾,中國人是不屑的。這種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讓我感到滑稽之餘,也徒增了幾份無奈——當一個社會的民眾漸漸習慣了對“知識”、“智慧”的漠視,而想當然地將“國家”、“民族”等宏大命題強加於自己理性的判斷時,其內在的精神世界該是如何的空洞與貧瘠。是時候了,在這個國家面對另類的人才時,理應表現出其包容的情懷,而不是令人心寒的怨懟之色。  

       有關“人才流失”現狀的著作可謂汗牛充棟,如今筆者重談此話題,大抵會被許多人譏笑為“老生常談”,這是我所能料想到的。然而,在一個常識的尊嚴愈來愈慘澹的時代,重提“常識”,或許並不是廢話。

熱詞:

  • 醫科大學
  • 醫院
  • 人才流失
  • 主任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