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阿卡小馬:強制學習北京話不是傳承京韻的良藥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6日 15: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編輯手記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總是在人際接觸中被錯認為南方人,無論對方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於是自忖,問題究竟出在了哪呢?原來,是我的口音不夠京腔,總是説普通話而非北京話。

       今天一大早就看到一條新聞,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政協委員萬建中提議,在公立幼兒園開設北京方言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加入選學科目北京鄉土地理,以保護北京獨有的文化。後半條建議比較實用,也很中肯;而前半條建議就顯得不夠深思熟慮。

       北京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每年都有很多外來人口安家落戶,成為新北京人,而他們的子女也會相應進入北京的幼兒園、小學、中學乃至大學進行學習。所以,目前北京的幼兒園中並不都是北京人,強制學習北京方言就不太恰當了。

       北京方言作為逐漸消失的京味兒文化的一種,被高喊保護已經時間久矣。隨著衚同的改造、家家戶戶搬入高樓大廈,街坊四鄰端著熱豆汁焦圈互相用老北京話打招呼的場景多年不見,似乎最正宗的京腔只能在北京國安踢主場時曇花一現了。

       寫下這篇文字時是臘月二十三,按照“老理兒”講是進入了小年兒。但還有多少北京人記得,北京的小年兒應該怎麼過?由此,我認為,保護北京方言不消失是在良好傳承京味兒文化的前提下進行的。同時,強制學習北京話不見得是傳承京韻的一味良藥。

       隨著機頂盒進入千家萬戶,平時也有機會欣賞到了上海的一些本地電視節目。例如完全用上海話表演的情景喜劇《老娘舅》。這部以原汁原味的吳語表演的“海派情景喜劇”引人思考之處在於,它良好貫徹了國家“倡普不是廢普”的精神,間接推動了南方一大批主打方言特色的情景喜劇的興起。同時也讓觀眾深深意識到,方言仍舊是一座城市的精神與文化,理應得到保護和傳承。

       費了一大段的筆墨來介紹上海電視節目的用意是,保護北京方言傳承京腔京韻,完全可以借鑒上海這種成功的模式。北京電視臺有位以濃濃的京味兒主持風格而著稱的主持人阿龍,他的悄然走紅正是北京市民對於北京方言的一種日常需要的反映。不妨多用這種潤物無聲的方式來保護北京方言,主動拋卻那些硬邦邦、冷冰冰的方式。畢竟,我們嚮往北京方言的心,是暖的。

熱詞:

  • 北方人
  • 南方人
  • 北京話
  • 京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