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丁永勳:理性表達與“開動腦筋”的良性互動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2日 09: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解決春運一票難求,需要“開動腦筋”。農民工“上書”反應訴求,鐵路部門虛心聽取,是“和諧春運”的一個亮點

       今年春運,據説客流量再創新高,達到驚人的31。58億人次,在運力沒有明顯增長的情況下,買票變得更難了。雖然鐵路部門連續推出火車票實名制、網絡售票兩大舉措,對打擊倒票起到明顯作用,但一票難求的問題,似乎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

       儘管運力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提升,但實名制加網絡售票,確實在推動售票公平、減少排隊損耗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雖然網絡總是顯示很忙,登錄成功如同中獎,但確實也有不少人,不用起早貪黑排隊,不用託人找關係,在網上訂到了需要的火車票。這是網絡售票進步的地方,應予肯定。至於花費不菲的鐵路售票系統界面不友好、難以登錄等問題,是網站建設中公開招標做得不夠,缺乏針對春運的模擬演練等造成的,屬於管理問題,不能歸咎於網絡售票本身。

       但是,很多習慣了網絡化生活的人,在為網絡購票歡呼的同時,忽略了所謂“信息鴻溝”的存在:農民工等群體,因為缺乏上網的物質和技術條件,也不懂網銀支付等新鮮玩意兒,買票反而變得更難了。不久前,就有農民工投書媒體,訴説網絡售票讓訂票更難的切身體會,引發媒體熱議。不少人對農民工的遭遇表示同情,呼籲改革售票規則,照顧不同群體的需求。但也有人認為,這是媒體和農民工一樣不熟悉售票規則造成的,農民工不會使用網絡,但應該慢慢適應網絡化生存,眼前可以找人代買,還可以嘗試電話購票、排隊購票等其他方式,網絡購票只是增加了一種購票途徑,並沒有讓買票變得更難,不必要把春運渲染得如此“悲情”。

       平心而論,上述説法並非全無道理,但仍屬於坐在空調房裏的以己度人。實際了解農民工的真實情況和需求,就會發現,對網絡售票,他們確實有不熟悉不了解的地方,但也有規則設定不合理的原因,這讓他們買票更難了。比如,網絡和電話售票的預售期都是12天,而在車站窗口只能買到提前8天的票,這4天左右的時間差,讓習慣排隊買票的農民工少了很多機會。並且,因為經濟和技術條件不同造成的“信息鴻溝”確實存在,和熟練使用網絡的白領相比,只會用排隊等“原始辦法”的農民工,在購票上無疑處於弱勢地位。

       農民工是春運的主力人群,在城鄉二元結構和半城市化一時無法消除的情況下,他們還要每年重復這種候鳥式的遷徙。因此,不管是出於和諧春運的需要,還是對特殊群體的關懷,都應對農民工春運購票有適當照顧,保障他們有尊嚴地回家過年。“電網購票”是大勢所趨,但必須考慮更週全,不遺忘這個龐大群體的特殊需求,才能把好事辦好。

       因此,農民工通過投書媒體等方式大聲表達自己的訴求,無論如何都是有價值的。以往,他們的聲音往往被忽視,或由掌握話語權的“他者”代言,現在,他們有意識通過公共平臺理性表達訴求、爭取利益,無疑是可喜的變化。很多問題被“拖炸”,都是因為訴求渠道狹窄、溝通欠缺,互不了解、互不諒解、隔閡日深造成的。農民工的公開理性表達,使得有序解決問題有了良好的基礎。即使這裡面有因為不熟悉政策造成的誤解,有關方面也可以借此機會澄清事實,對於確實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則可以及時得到解決。

       事實上,在了解到農民工的這些訴求之後,有關部門已經有所動作。據昨日《新聞聯播》報道,鐵路部門通過開行農民工專列、降低農民工團購車票門檻、送票上門等方式,努力解決農民工訂票難題。此外,在售票方面,還可以通過改變窗口預售期,增加窗口預留票和團體票等方式,向農民工群體傾斜。一些民間組織和個人志願者,也發起隨手幫農民工訂票之類的活動。對於急盼返鄉團聚的農民工來説,這些小小的舉措,都透出寒冬裏的暖意,化“悲情”為“溫情”。

       為解決春運一票難求問題,胡錦濤同志曾指示鐵路部門要開動腦筋,多想辦法。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開動腦筋”首先要掌握實際情況,了解不同群體的需求。農民工通過媒體、網絡等渠道反映的訴求,對有關部門來説,就是送上門的民意,應虛心聽取,作為改進工作的依據和動力。

       因此,我們應珍視農民工自覺表達的意願和需求,同時也應該向他們學習,有了訴求,要想辦法表達。説出來,就有解決的希望。這一次,鐵路部門“開動腦筋”積極改進,讓人眼前一亮。

熱詞:

  • 春運
  • 農民工
  • 鐵路
  • 客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