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晏揚:人大代表更不該“視民如子”

發佈時間:2012年01月11日 07: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齊魯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百姓是教好的,不是養好的,就像溺愛的孩子不可能是孝子,溺愛的百姓可能比較刁民。”在廣東佛山“兩會”南海區代表團分組討論會上,人大代表方明的這番言論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面對記者的採訪,方明堅持認為“市民是需要教化的”,使用“溺愛的孩子”這種類比也沒有錯,“客觀上必須承認,政府是一個管理機構。”(1月10日《廣州日報》)

  將百姓視為需要“教化”的孩子,有著這種思想觀念的人並非個別,區別只在於是否表達出來。在人民代表大會上,不代表人民去監督政府,而是從另一個方向考慮問題,這樣的人大代表更非個別,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有什麼不對。是的,一些人當選了人大代表,就會産生“當官”的錯覺,以為自己變成了管理者,有資格、有必要對老百姓指手畫腳。

  百姓是需要“教化”的,這句話其實暗含著一個前提:人民群眾經常誤入迷途,因此需要時刻接受政府的“教化”。可是,公職人員也是由普通人組成的,這些人其實也是“百姓”的一部分,同樣有七情六欲,同樣有不正確的時候,怎麼可能是真理的化身?一級政府是管理機構,但首先是服務機構,公務員是百姓的公僕,應該時刻聽從百姓的意見,遵照百姓的意志行事,接受百姓的批評和教育,怎能反其道而行之?

  人民群眾不僅是國家的主人,而且是歷史的主人,是創造歷史、推動社會進步的真英雄,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從這個觀點出發,“教化”百姓之説極其荒謬。老百姓中固然有一些人會犯錯,但從總體上講,他們才是最高明的、最正確的,他們的眼睛比誰都明亮,他們從來就不是什麼“愚民”、“刁民”。相反,歷史和現實一再表明,往往是少數公職人員容易濫用職權謀取私利,需要人民群眾引導之、“教化”之。

  不僅公務員需要時刻接受民眾的監督和批評,人大代表更需要經常接受民眾的“教化”,原因無他,只因為你是人民選出來的,必須遵照人民的意志行事。可是,有些人大代表將這個起碼的常識拋諸腦後,缺少起碼的“為民代言”的意識,而是轉過身來對百姓指手畫腳、頤指氣使。我想請這些人大代表看一看,哪個國家的民意代表敢稱選民是“孩子”,是“刁民”?

  正是由於政治生活常識的缺乏,才讓一些人大代表迷失了自己的身份,發言時站錯了位置。其實,在老百姓面前,人大代表才是需要“教化”的“孩子”,過分“溺愛”可能會讓一些人對自己的身份沒有正確認知,缺少對百姓權利的起碼敬畏。

熱詞:

  • 人大代表
  • 百姓
  • 孩子
  • 刁民
  • 愚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