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洪信良:咒病人“去死”讓人戰栗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30日 07: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錢江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平常熟人間説玩笑話,一句“你去死吧”反顯親昵,不過雖説中國人大多信奉“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但在有的語境中還是忌諱説“死”字的。比如魯迅小説《祝福》中,不説祥林嫂“死了”而説“老了”,因為過年了要圖吉利。又比如穿白大褂的醫生跟病人交流,肯定會從病人心理出發,避諱説“死”這個字。

  不過近日一則題為“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竟給癌症患者改名‘張去死’”的帖子,其內容著實出人意表。發帖者稱,來自安徽南陵縣的張某今年8月在上海該醫院就診時,因院方一項費用多收了,在去辦理退費時與醫院收費人員王競産生糾紛,後王競出於報復,將患者就診卡上的姓名篡改為“張去死”。媒體調查得知,患者家屬及院方均承認改名一事屬實。

  這就不是避諱不避諱説“死”字了,這分明是在詛咒一名癌症病人“去死”。以前俗話説“氣死人不償命”,但如今有了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氣死人”“罵死人”有時也是要負法律責任的。《三國演義》裏説諸葛亮三氣周瑜,真的氣死了周郎,那是敵手之間的鬥爭。醫院是給病人提供醫療服務的,套用那句幾乎在有些壟斷行業從來沒當過真的話,“顧客是上帝”,患者不是敵人,而是醫院工作人員的衣食父母。詛咒前來購買服務的“衣食父母”去死,不是要餓死凍死自己嗎?

  但現實邏輯似乎不是這樣的。一家醫療設備一流,在一定區域內或許某些技術也“一流”的知名醫院,在醫療資源供不應求的語境下,它很可能不願彎下高貴的腰,也不會甘心敬患者為“上帝”的。這從院方拖了四個月,也不願滿足被“去死”的張某要求醫院公開道歉的這一小小願望,就可充分看出來。在這一事件中,本是一錯再錯的醫院卻又無疑是強勢的,或許在該院投訴科主任看來,該院收費員的“個人行為”,好像並沒有對患者及家屬造成多大傷害,因而哪怕是患者退而求其次要求的“書面道歉”,也“不可能”。

  與此相反的是,醫院對當事人王競的所謂“嚴肅處理”,實在是很溫柔很體貼。在常人眼裏,對一名極度侮辱患者人格、嚴重傷害患者精神的“實習員工”,即便只是演演戲,那也應該先開除才是呀。可不行,“對這個收費員,我們還是以教育為主,決定延長一年的實習期”,因而扣發一萬元薪資,內部檢討一下,已夠“嚴肅”了,更何況“目前她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由此也讓人明白了,一個實習收費員竟敢改患者名字為“張去死”,這樣的沖天牛氣是從哪冒出來的。她應該早就預料到自己至少不會被開除。你説她囂張,她説是衝動,你説她衝動,她説是瀟灑。因為她背後,是一個強大的始終“冷靜”的醫院。

熱詞:

  • 死生有命
  • 戰栗
  • 上帝
  • 三國演義
  • 個人行為
  • 收費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