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央視網評:撤點並校,辦學不是辦工廠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6日 07: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央視網評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熊丙奇

       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1997年全國農村小學數量為512993所,2009年為234157所,減少學校數合計278836所,總量減少了一半多,平均每天減少學校數量為64所。(中國青年報12月24日)

       這是一個社會早就該關注的新聞,但遺憾的是,在沒有接連不斷的校車事故發生時,並沒有多少人對發生在我國鄉村的教育大調整——“撤點並校”引起關注。多年前筆者曾撰文指出,“撤點並校”隱患很大,但忙於追熱點的媒體,並沒有集中關注這些問題。現在有評論稱,日均減少64所學校,是一種警醒。但誰都知道,近28萬所鄉村小學因撤並而“消失”,已經很難逆轉。這種木已成舟之後的警醒的價值有多大,實在值得懷疑。

       也有一些專家,建議評估10年“撤點並校”。這種評估有其必要性,但我也不清楚這種評估,會對改變現狀有怎樣的價值。對於教育決策來説,把學生作為試驗田的思路是不可取的,由於其影響千家萬戶,關乎民生切身利益,必須謹慎、理性,廣聽意見、反復論證,盡可能避免明顯可以遇見的問題。

       客觀而言,我國鄉村學校的“撤點並校”早在推出時,就遭遇質疑。雖然政府部門解釋這是農村生源減少的必然選擇,一些自然村上學的孩子銳減,當地的學校招生嚴重萎縮,而且有著諸多好處,比如整合鄉村教育資源,(讓村上的孩子到城鎮求學)提高教育質量。但是,很多鄉村居民並不買賬。具體原因包括:孩子上學路程遙遠,上下學花在路上的時間太長,存在嚴重的交通安全隱患,上學成本增加,與此同時,合併之後的學校教育質量並沒有提高,本來的“小班化”教育被“大班化”,甚至“超大班化”替代。一些地區的村民甚至以自辦學校的方式來抵制撤點並校,但是,眾多鄉村學校,還是被“強制”撤並。

       “撤點並校”的負面作用隨著這一政策的推進持續發酵。比較顯著的問題有四:其一,一些鄉村地區出現輟學率回潮,上學路遠,一些家庭乾脆不讓孩子上學了;其二,校車問題日益突出,由於政府沒有在撤點並校時考慮配備校車,不少孩子只能坐不合格校車、黑校車上下學;其三,低齡寄宿在鄉村變得越來越普遍,但由於寄宿硬體條件較差、與寄宿相配套的心理輔導、生活服務沒跟上,鄉村寄宿生存在較嚴重的心理問題;其四,朗朗書聲在很多農村消失,農村越顯缺乏生氣。

       上述這些問題一直被關注教育問題的學者和鄉村居民提出,但是,這些問題並沒有得到重視,直到2008年,廣東才暫緩強制撤點並校——這意味著此前是“強制”撤並,直到2009年,國務院對農村“撤點並校”提出要求,要注意從實際出發,防止“一刀切”或“一哄而起”。要求各地要制定三年總體規劃,根據城鎮化發展和人口流動變化的趨勢,促進學校合理佈局和結構優化。涉及農村中小學佈局調整的,要在深入調查研究和廣泛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進行。而在前不久開始徵求意見的《校車安全條例》提到解決校車問題的一條措施是,“調整學校設置規劃,保障學生就近入學或者在寄宿制學校入學,縮短上學距離,減少交通風險。”這是政府部門間接承認“撤點並校”增加了學生的交通風險。

       如果在“撤點並校”時,就能有這種考慮,該有多好。但恐怕很難。首先,就教育利益來説,在筆者看來,各地政府之所以十分積極地“撤點並校”,在於想由此減少辦學點、進而減少教育投入,更方便地管理學校,可是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按照地方政府部門的思路,未來一個縣可能只辦一所小學、一所初中和一所高中,只要既好管理,又突出“大規模”辦學政績,還攻克了義務教育均衡難題——只有一所學校,何來校際差異?但這不是辦學,而是辦工廠。

       其次,我國的教育決策機制,雖説要聽老百姓意見,但聽不聽以及聽了之後採不採納,主導權在行政部門。福州市臺江區內一所投資1500多萬元,剛剛全部完工的現代化小學即面臨拆遷,就充分説明了這種決策機制的運作模式。

       輿論把“撤點並校”和校車問題,歸為因果關係,但我覺得,這不是因果關係,而是由同樣的教育利益格局和教育決策機製造成。教育決策如果只顧制定機構的“利益”,而不尊重教育規律和受教育者權益,就會出現各種形式的漠視受教育者權益事件。只有改變教育決策機制,給受教育者(家長)參與教育管理、決策、監督、評價的權力,才能讓受教育者的權益得到切實維護。這才是撤點並校的教訓,值得解決校車安全問題吸取。

熱詞:

  • 農村小學
  • 撤點並校
  • 生源減少
  • 負面
  • 教育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