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魏英傑:校園控煙有約束才有自覺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5日 09: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控煙規定的作用,更多在於營造拒絕煙草的社會氛圍,而不是讓每個違規者受到懲罰。

  北大新近公佈校園控煙試行規定,校園內禁止售煙,師生員工在非吸煙區吸煙三次將取消當年評優資格。除了北大,北京不少高校近期陸續推行校園控煙措施。

  教育部、衛生部去年發文要求學校開展控煙宣傳教育,創建無煙校園,這是各大高校採取控煙措施的相關背景。國家有關部門發文要求校園開展控煙活動,則是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要求,使青少年遠離煙草危害。實際上,我國的控煙工作比較滯後。簽署公約5年來,全民吸煙率未下降,二手煙受害者卻大幅增加。

  國內控煙工作進展緩慢,一者在於控煙立法步伐緩慢,二者在於地方政府難以抵抗煙草經濟誘惑,還有監管難致使控煙流於形式。針對此次校園控煙行動,記者調查發現,由於缺乏有效監管,學生在室內抽煙的行為仍較為普遍。另據調查,北京61所高校中,88.52%的學校室內發現煙蒂。可見,各高校紛紛推出控煙舉措,只是拉開了這場“消煙”戰爭的序幕。

  但也要看到,出臺約束性規定是控煙工作不可缺失的一環。雖説控煙效果如何,最終要看個人自覺,但如果連相關制約都沒有,煙民更不會有禁煙的自覺意識。比如,杭州去年初開始實行控煙條例後,在公共場所抽煙的人明顯減少。這是因為,看到別人在公共場所都不抽煙,煙癮再大也不好意思壞了規矩。又如,北京機場全面禁煙,連抽煙區都沒有,如果在這種地方叼著煙,恐怕自己都會覺得怪怪的。從這個角度看,控煙規定的作用,更多在於營造拒絕煙草的社會氛圍,而不是讓每個違規者受到懲罰。

  採取控煙措施不可能一下子“消滅”煙民,只能循序漸進。減少煙民數量,固然是控煙目標之一,但眼下,控煙重點應在於控制煙民活動範圍,減少二手煙危害,以及控制新增煙民。有報道稱,高校控煙後,男生宿舍成了重災區。這表面看是控煙效果不明顯,但換個角度看,學生都到宿舍抽煙,這不就減少了別人抽二手煙的危害嗎?能夠減少二手煙危害,也是控煙工作的成效。

  調查顯示,大學階段是産生新煙民的高危期,許多人從大學時代開始抽煙。可見,在高校控煙,是控制新增煙民的必要舉措。有了相關約束性規定,雖然煙民數量不一定大幅減少,但有利於形成控煙氛圍,讓人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煙草的危害,從而養成不在公共場所吸煙的自覺意識。如此,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目標,才有實現的基礎。

熱詞:

  • 控煙條例
  • 校園
  • 高校
  • 煙草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