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楠之:提高自身公信力比放寬獻血年齡更重要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4日 08: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季節性血液供應緊張正在逐步演變為常態化,而“郭美美”等事件的負面影響也給無償獻血造成了很大影響。12月12日,記者在江蘇省衛生廳召開的無償獻血宣傳月活動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中國正醞釀修改《獻血法》,將獻血年齡從18-55周歲,放寬至17-60周歲。(12月13日《揚子晚報》)

       《獻血法》第二條明確規定:“國家提倡十八周歲至五十五周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這裡的“提倡”二字,實際上表明,對於公民獻血年齡的規定並非強制性的,而是建議性的。按照這一條款傳達出的意思,對於小于十八周歲和高於五十五周歲的健康公民,法律並未作出禁止性規定。這也就意味著,在這個年齡段之外的健康公民實際上並未被排除在可以獻血的公民之列。

       從這個角度來看,修改《獻血法》將獻血年齡從18-55周歲放寬至17-60周歲,其必要性是值得商榷的。因為,即使是在現有的法律規定之下,在保障獻血者健康的同時,在實際操作中放寬獻血年齡,也沒有任何法律障礙。有關部門只需要進行相應的宣傳,自然會有其他年齡段的愛心人士前來無償獻血。

       對一個沒有太多必要性進行修改的規定進行修改,其所反映出的問題,恐怕就不是修改法律條款本身的迫切性,而是對血液採集來源減少的擔憂。

       處於“十八周歲至五十五周歲”年齡段的人無論是在身體的活力,還是在人口的數量上,都是社會的主體,如果這個群體的人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無償獻血中來,血液的採集根本不會成為一個問題,更不可能出現“血荒”。血液採集來源之所以減少,或者説“血荒”之所以存在,與“郭美美”等事件造成的負面影響有關,這些事件導致紅十字會以及與其有直接或間接關聯的部門的公信力都受到了質疑,雖然血液採集部門一再撇清自己與紅十字會的關係,但即使如此,採血無償用血價高的現象也仍然飽受質疑,並成為阻礙很多人參與無償獻血的不可忽視的因素。

       所以,解決“血荒”最根本的問題不是修改法律放寬獻血的年齡限制——更何況這一“限制”本身就是個假命題——而是提升紅十字會等公益性組織和血液採集機構的公信力,而提高公信力的唯一辦法就是透明。必須以自身的公開透明來展示自己接受公眾監督的誠意,並切實接受公眾監督,只有如此,才有公信力可言。解決了這個問題,無償獻血者必然會增加。

熱詞:

  • 郭美美
  • 獻血法
  • 無償獻血
  • 季節性血液供應緊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