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新聞周刊》:抑制房價已不是經濟任務,而是政治任務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11日 16: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央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同期視頻:

  乞討男子成“談判專家”,勇於救助跳樓大哥感動市民

  化學博士放棄赴日留學機會;幫助病危母親度過難關  

  空氣測量標準不是枯燥數字,而與民眾的感受息息相關

  核心提示:樓市限購繼續延期,市場一片“嚴冬”,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已不是經濟任務,而是政治任務;帶着濃厚行政色彩的“限購令”會不會被市場手段所替代?“限購淡出之後”制度如何跟進?延期的限購令,讓樓市真正的進入“嚴冬”。

  主持人白岩松:

  幾天前,南京的一個樓盤在戶外做了一個大廣告,上面寫着“現購令”三字,看到的人都會心一笑,因為都知道廣告上的“現”購令是“現在搶購一聲令下”的意思,反映着房地産開發商的願望和對購房者的誘惑。但是,人們更熟悉的“限”購令是目前中國幾十個城市都在實施的限制購房令。這兩個不同的“限”(現)購令恰恰幽默地表達了市場上的一種博弈,更何況,很多城市的限購政策12月底要到期,接下來,房地産市場的“限(現)購”是哪一個“限”(現)字才更準確?房地産的冬天已經過去了嗎?購房者等待的價格問題又將會有怎樣的答案?《新聞周刊》本週視點,現在關注“限購令”。

  解説:

  “現在搶購一聲令下”,在剛剛開盤的某樓盤廣告中,開發商用自己最頭疼的限購令做起了調侃文章;臨近年關,各大樓盤都紛紛出招,降價促銷,贈送打折,或是用另類的宣傳吸引眼。soho董事長潘石屹和華遠地産董事長任志強更是聯合了18家房地産商,發起國內首個房地産電子商務聯盟,表示將“定價權”交給購房者。

  石家莊市房地産協會副會長 李水源:年關很多問題要處理,施工隊的工程結算問題,公共的工資啊獎金啊年底該兌現了,所以加快資金的回籠是開發企業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

  市民:房價這一塊,等吧,明年上半年過了再説。

  市民:再看一段吧,看一下這個價格到底它能降到什麼樣,國家出臺什麼政策。

  市民:我估計差不多了吧,跌也是跌外圍的了,市區不會太跌了。

  解説:

  是果斷出手,還是繼續觀望?消費者各有各的説法,而擺在眼前的事實是,房子越來越不好賣了。12月11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報告稱,11月全國100個城市住宅平均價格為8832元每平方米,連續第三個月環比下降,且降幅有所擴大。臨近年關,資金壓力驟然加大,一些樓盤開始試探性地降價。

  南京某樓盤業主阮女士:我們老業主急哎,所以我們要求退房,現在15000跟以前21000,你們看這是不是相差6000塊錢?我肯定接受不了哎,一平方降6000塊錢,它如果不是暴利行業它哪能降那麼多?

  南京某樓盤業主孫先生:當時忽悠,“樓王”是25000,樓王不降,樓王必漲,高端樓盤保值!都是這些話。

  解説:

  開發商打出降價牌,買房的市民沒來幾個,倒是引來了前期業主的怒火和抗議。不僅在南京,上海、廣州等地都出現了老業主圍攻售樓處的事件。上海兩個樓盤不久前開盤,因開發商大幅降價,憤怒的老業主們闖進售樓處,砸毀沙盤模型,要求開發商“給個説法”。儘管浦東房管處叫停了樓盤銷售,但第二天深夜,該樓盤連夜通知購房者選房。黑夜中,將近400名購房者涌向售樓點,還有很多老業主聞訊趕來。

  【現場】206有沒有?沒有就過了啊!

  選房者:以前是白天選房,以前我買房的時候,售樓處都沒人的。

  老業主:房子已經賣完了,你們之前的業主愛怎樣就怎樣了。

  解説:不降價沒人買,降價了又有人鬧,在“買漲不買跌”的觀望心態下,一些開發商索性喊出了“一旦再降價就補差價”的口號,讓法律專家大跌眼鏡;二手房市場也受到牽連。以北京為例,2009年北京二手房實際成交22萬套,2010年17萬套,而從目前的市場條件來看,今年的成交量很難突破10萬套。今年以來,關閉的仲介門店達到了1000家,其中10月就關閉了177家。

  某仲介員工:主要現在的仲介門店和從業人員都是按照兩年前的成交規模設立的,市場蕭條了,肯定就用不了這麼多人了。

  解説:

  房地産調控的“緊箍咒”還會念多久?房價還會下降嗎?一片亂象中,年底的樓市似乎更讓人看不明白。而全國40多個城市的限購令已經實施了一年,是否會在明年發生變化?地方政府、開發商和消費者都在觀望。12月6日本週二,海口率先明確表示,將繼續執行“限購令”,隨後,蘇州和長春也表示,“只要國家政策不發生變化,我們的政策也不會發生變化。”

  財經評論員 馬光遠:現在整個房地産市場從價格來講,我們只能説現在是停漲,也就是説前兩年那種瘋狂的、過快上漲的勢頭被遏制,大家對房地産這種不理性的認識也在逐步扭轉。所以這一輪價格往下跌,讓很多人也看到房地産不是只漲不跌的,只要措施得當,只要堅持執行,價格會回歸它的常態。

  主持人白岩松::

  這兩年被限制的可不僅僅是買房子,人們總結起來叫“車輛限買”,“汽車限行”,“住房限購”。您看,這限制不少吧!可能很多人都不會喜歡這一個“限”字,但另一方面,可能又多少理解,這恐怕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起碼很多地方的房價雖然不一定落了多少,但的確不怎麼漲了。可是這沒有辦法的辦法還要用多久呢?12月31號,很多城市的住房“限購令”將到期,接下來是不是接着限,又或者是換個方法限?

  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已不是經濟任務,而是政治任務

  解説:幾天前,綠城將“出售中超球隊”的新聞再一次讓這個知名房地産企業成為新聞關注的焦點。從“收購門”、“調查門”、“退市門”,到“破産門”,一段時間以來關於綠城的傳聞就沒有停過。由於綠城的開發項目大多都是以高端房産為主,這部分房産的購買人群大多又恰恰正處於被限購的範圍之內。自從限購令頒佈之後,綠城的銷售業績就明顯下滑。

  雖説破産傳聞子虛烏有,不過企業遭遇困境卻是不假,綠城集團董事長宋衛平在聲明也説:房企在過寒冬,我們有足夠的信心,與行業一起,度過寒冬。正如宋衛平所言,限購令下的房地産企業日子都不好過。

  全國房地産經理人聯合會秘書長 楊樂渝:限購實際上就像大壩一樣,把整個需求就給阻斷了,這個當然是致命的,另外限購因為是行政化的一刀切的手段,把未來的預期也切斷了,所以這兩個是很厲害的。

  解説:自今年年初以來,全國共有四十多個城市發佈限購令。在這個被成為歷史上最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下,樓市的火爆場面不在,房價也呈現出下降的趨勢。然而,在這些實施了限購令的城市中,有十一個城市年底即將到政策截止時間。面對即將到期的限購令,是將繼續還是會放鬆,報着觀望態度的不僅是開發商,還有地方政府。

  財經評論員 馬光遠:整個房地産的利益鏈條裏面,最大的兩個利益主體一個是開發商,一個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要賣地,房地産好,地賣得好。

  解説:今年下半年以來,已經有一些城市在試探放寬限購。十月十一日,廣東佛山宣佈放寬限購條件,在實施限購令的半年期間,佛山的樓市成交量下跌超過了五成。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寬限政策“朝令夕改”,不到十二個小時就被叫停。一個月後,成都實行的“限購松動”政策也在一週後停止。

  全國房地産經理人聯合會秘書長 楊樂渝:地方政府長期依賴於土地財政,大家覺得賣地很容易,另外也很快,從地方政府的心態上來講,他是希望這個“限購令”能夠有某種緩解或者有某種替代的形式。

  解説:10月27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住建部部長姜偉新在回答人大常委會委員吳曉靈關於:長期採取房地産限購政策與市場配置資源的原則相悖,應該更多地運用稅收手段調節時這樣解釋。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限購這個政策是一個行政辦法是我們不得已而採取的一個辦法,我們正在努力建設城鎮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如果能夠把它統一起來到一個平臺上就不必再採取限購這些行政色彩非常濃厚的辦法。

  解説:臨近年末,關於限購令的每一則消息都牽動着房地穿界的神經。這段表述,再一次引發了對限購是否放鬆的猜想。的確,限購令只是一個臨時措施,不可能長遠持續下去。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不管是否採用限購令,中央關於房地産調控的政策都不會動搖。

  全國房地産經理人聯合會秘書長 楊樂渝:房地産的問題它的本質上不是這個行業本身的問題,它的本質是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問題,對中央政府來講,我們國家的資源是不能這樣去做的,對於整個中國的長期穩定發展是不能容忍的。所以我想這個構成的博弈是,中央政府寄希望於這次調控倒逼地方政府來轉變你的經濟增長方式,這是調控的本質。

  解説:在全國房地産經理人聯合會秘書長楊樂渝看來,限購令只是調控的一種方式,它取消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終結以房地産為代表的粗放式的GDP增長方式。

  全國房地産經理人聯合會秘書長 楊樂渝:“限購令”不是單純為了限制房價,房價是中國經濟各種矛盾的表象,一個爆發口,我們中央政府在各種場合也間接的表明了這樣一種態度,我們早晚要找到一種方式來逐步地取消“限購令”,這就是寄希望於整個經濟的成功轉型.

  主持人白岩松:

  “限購令”剛從中央政府發出的時候,很多城市都在觀望,很多人的認識也是不同的,總覺得是一陣風會過去。記得我當時在節目中説過,這一次恐怕不用留着僥倖心理,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已不是經濟任務,而是政治任務。果真,這一年的時間就是這樣走過來的,貨幣政策都有所松動,可在住房“限購令”面前,高層領導從來沒松口。不過,我們也得知道,隨着政策的作用顯現,以及經濟和市場形勢的變化,這個政治任務終究還是會回到經濟問題本身,只不過時間長短而已。那這個時候,人們自然可以去想,帶着濃厚行政色彩的“限購令”會不會被市場手段所替代?而同時,治本之策又在哪?

  “限購淡出之後”制度如何跟進?

  (上海)記者報道:

  現在的上海的土地出讓市場卻顯得異常冷清,上海原計劃推出的5幅地塊由於沒有競買人申請不得不終止出讓。

  (南寧)記者劉穎:

  該路段西側的GC2011-078地塊,360萬元每畝的價格無人問津,連續遭遇兩次流拍。

  解説:

  從一線城市到二三線城市,各地頻現土地流拍,樓市觀望情緒繼續加劇,臨近年底,房地産市場感受到的是更濃的寒意。此時,限購令在京滬等地實施已9月有餘,當大多數人仍把目光緊盯房價漲跌之時,今年前所未有的嚴厲調控帶給房地産市場的僅僅是數字的改變嗎?

  財經評論員 馬光遠:就認為房價會永遠上漲,只有買房子才是最好的投資。如果説把這麼一個理念、這麼一個勢頭不調整過來的話,全國人民都去炒房子,全國的企業都去做房子的話,我想我們的經濟肯定是一塌糊塗。這次我看到一個現象,現在在上市公司裏面,有16家上市公司已經宣佈要退出房地産,這是一個很好的跡象。

  解説:

  在最近一個多月上市公司相繼披露的三季度公告中,多家涉足地産的上市公司選擇剝離房地産業務。而之前幾年卻是在房地産高利潤之下,企業趨之若鶩涉足房地産業,其中甚至不乏酒廠、紡織企業的身影。恒順醋業不久前就宣佈,“本公司房地産銷售下降,導致效益同比大幅下滑,公司正逐步離開房地産行業”。不管是審時度勢的主動選擇,還是嚴厲調控下的無奈退出,急於轉讓土地股權、出售房地産項目的企業已不在少數。

  財經評論員 馬光遠:在整個房地産調控一年的過程中,我覺得最大的收穫就是大家對房價的預期在逐漸地回歸。同時我們看到,包括一些理性的開發商在內,已經認識到中國房地産市場如果説是一場球的話,那麼上半場已經踢完了,你會看到上半場非常瘋狂,沒有規則,沒有理性,大家一轟而上,全去搶那個皮球,但是現在房地産應該進入了下半場,就是房地産本身回歸到一個常態,可能賺錢沒那麼容易;而不像以前那樣,是一個暴利的産業。

  解説:

  當房價快速上漲的勢頭得到初步遏制,當購房者和企業開始選擇觀望或退出房地産市場,當城市管理者還在為“限購是否繼續”而暫時沉默時,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是,帶有濃厚行政色彩的限購令還會實施多久,何時才是“限購”退出的合適時機?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 賈康:“限購令”它是一個過渡性的措施,不得以的時候用它,一旦條件具備了,就要考慮用其他的更合理的手段去替代它。首先就是要托底的保障房的建設進展如何,因為如果保障房能夠充分的供給的話,我認為商品房、産權房的房價高一點、低一點就沒有多少殺傷力。

  財經評論員 馬光遠:我們現在必須抓住一個有利的時機,抓住房價下跌,抓住大家對房地産已經回歸到理性預期的時機,趕快出臺能夠替代限購的制度性的舉措,所以我認為目前是出臺制度性舉措最佳的時期,包括房産稅,包括房地産的信息系統的全國聯網,包括暴利稅。

  解説:

  今年也是保障房大規模建設第一年,軍令狀之下,11月各地就紛紛宣佈超額、提前完成保障房任務,而住建部也表示今年1000萬套開工任務已經完成。但一些地方仍有搶開工的情況存在,部分挖坑待建的保障房後續還需龐大資金投入,而明年各地新增的保障房任務又已接踵而至。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 賈康:不能只靠財政資金大包大攬式的給予支持,這是不可能持續的。需要有社會資金、民間資本他們在市場經濟環境之下得到了必要的一些利益的保障,引導到保障房建設的過程中間來,而且形成可持續機制。

  全國房地産經理人聯合會秘書長 楊樂渝:我們現在看到了一些曙光,我們很多的地方政府,包括我們的開發商都開始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來進行轉型。所以有時候我把“限購令”比喻成倒逼機制,倒逼地方政府你要進行産業結構的重新調整,你不要去依賴土地財政了,你要去扶持新的産業,包括文化産業,包括服務業,包括商業,包括高科技。

  主持人白岩松:

  從個人角度來看,我雖理解住房“限購令”的現實有效性,但長遠來看,市場的事情還要交給市場來辦。不過另一方面,“限購令”的執行也可以看作是在搶一個時間,搶加快建設保障房的時間,因為這才是政府部門將來真正該用力的地方。這兩年,如果各地保障房的建設真正提速,真正完成中央政府的目標,低收入群體有房住的目標逐步實現了,或許,“限購令”才會真正開始退出市場。市長抓保障房,市場管商品房,不是嗎?

熱詞:

  • 樓市
  • 限購
  • 政策
  • 留學日本
  • 母親病危
  • 乞丐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