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潮白:就當年度漢字評選是個娛樂項目吧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9日 09: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還有20多天才到明年呢,“年度漢字”先迫不及待地出爐了一個,叫做“微”。所以説“先”,因為誰都知道這不是“定論”,過幾天,陸陸續續地,我們還會見識不同評選機構評選出來的形形色色的“年度漢字”。這一個,是兩岸媒體——確切地説只是兩岸各有一家媒體——主辦的“2011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

       每年發生的刻骨銘心的事情都有很多,2011年並不例外。就如一千個讀者的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大概也都有自己心目中的年度漢字,關注點不同嘛。比方我本能想到的是“車”,公車、動車、校車。每一個“車”的後面關聯著什麼,用不著多作解釋。2011年發生的事情已經告訴我們,前一個並非直觀的血淋淋而已,卻同樣驚心動魄。年度漢字評選據説是從日本開始的,但用單個漢字試圖“以偏概全”或曰提綱挈領的做法,其實是我們的一項文化傳統,早就屢見於前人。

       《論語》裏,子貢問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信條呢?孔子説有,是“恕”字。緊接著,他又用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八個字作詮釋,要義在於“推己及物”。司馬光則強調“誠”:“其誠乎,吾平生力行之,未嘗須臾離也,故立朝行己,俯仰無愧耳!”他的這一自我鑒定毫無誇飾成分,關於司馬光如何之誠的事例不勝枚舉。如《萍洲可談》載其“令老兵賣馬”,叮囑説:“此馬夏月有肺病,若售者,先語之”。人家賣東西都把東西説得天花亂墜,司馬光卻要講清楚缺陷在哪兒。因為聖賢教導的美德每每停留于文字間,鮮有人當真並見之於行動吧,所以那老兵當時還“竊笑其拙”。但在司馬光看來:“欺人者不旋踵人必知之,感人者益久,人益信之。”他就是要身體力行,證明“君子所以感人者,其為誠乎”。咱們的年度漢字評選進行好幾年了,這裡也評,那裏也評,“百花齊放”出來的年度漢字大約可以組成“微小説”了,但這個“誠”字似乎還沒有當選過,雖然眾所週知我們各個方面的誠信缺失得一塌糊塗。報道説,台中市長胡志強今年曾力挺“誠”字,不幸最後連前十都沒進來。

       先出爐的這個年度漢字為什麼叫“微”呢?有解釋:2011年在海峽兩岸歷史上的重要性,體現在一些微小的人事物上;許多人還會聯想到風靡兩岸的“微日誌”、“微博”。像這樣不能“一目了然”,要附上一堆解釋的做法,前人名之“襯字”,曲詞中常見,就是用來補足語氣、增加聲情色彩但屬曲律規定字數之外的字。兩岸的“微”以及孔子的“恕”,都要附上襯字才能明白。錢鍾書先生《管錐編》批評一種文風,叫做“字約而詞不申”,簡是簡了,卻不知你在説什麼,指的就是這種情況。錢先生舉《詩經》為例,以為“語每約省太甚,須似曲之襯字,始能達意”。如《小宛》之“壹醉日富”,需鄭箋雲“飲酒一醉,自謂日益富”;《谷風》之“無草不死,無木不萎”,需孔正義雲“無能使草不有死者,無能木不有萎者”。明代李開先也曾嘲笑曰:“襯字太多,如吃蒙汗藥,頭重腳輕。”

       但對年度漢字,也許不該有這種苛求吧。反正沒個劃一的標準,像各個媒體眼花繚亂地評選年度人物、年度十大新聞一樣,那就當它是個年終的大眾娛樂項目好了。

熱詞:

  • 年度漢字
  • 海峽兩岸
  • 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