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氣象專家:大霧天氣會加重空氣污染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6日 16: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實習記者 馮超)本月4日夜間到5日上午,北京地區出現能見度不足1000米的大霧,局部能見度不足200米。12月份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持續被大霧籠罩,這種天氣嚴重影響了交通運輸,多地出現航班延誤、高速公路封閉的情況,人們切身感受到,大霧嚴重影響了工作和生活。而與空氣污染問題有關的PM2.5(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問題也被持續關注,公眾不禁要問:大霧天氣究竟與空氣污染有何關聯?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氣象臺正研級高級工程師晁淑懿。

       污染不一定直接導致大霧

       近期公眾對PM2.5指標的關注很高,有人認為空氣污染會導致大霧天氣的發生,但晁淑懿表示,不能簡單得推斷近期大霧天氣是污染直接導致的。

       形成霧必須要有必要的凝結核,凝結核主要是指大氣中細小的懸浮微粒,如煙粒、塵粒等。而污染物也是細小微粒,比如PM2.5,這種微粒主要是日常發電、工業生産、汽車尾氣排放等過程中經過燃燒而排放的殘留物。

       不能排除污染物多了更容易造成大霧。比如上個世紀60年代以前,倫敦因工業迅速發展空氣污染非常嚴重,導致經常出現大霧天氣,但60年代之後,政府開始重視治理空氣污染,倫敦的大霧天氣就明顯減少了。

       晁淑懿特別強調,空氣中始終有凝結核的,污染物中的某些微粒也可能作為凝結核,所以有利大霧天氣的出現,但凝結核只是大霧形成的條件之一,關鍵還是空氣中的水汽能不能達到飽和,也就是説天氣條件最重要。

       大霧也不代表氣候異常

       在德班氣候大會召開之際,人們對氣候異常問題也更加關注,晁淑懿認為,雖然最近大霧天氣的確比較嚴重,但並不能就此判斷這是異常氣候的表現。
晁淑懿説,形成霧是空氣中的水汽達到(或接近)飽和在凝結核上凝結的結果。一般大霧天氣主要集中在冬半年,當近地面的空氣冷卻至一定程度,空氣濕度又比較大,空氣中有足夠的凝結核,就容易形成霧。

       而冬天多霧在我國很正常,最近大範圍持續的大霧天氣影響到了人們的出行,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人們更加關心空氣質量的好壞,所以對大霧天氣的感受比以往強烈。

       但大霧對健康危害很大

       對於污染問題,晁淑懿提醒公眾,雖然空氣污染對大霧形成的影響並不明顯,但在相反的方面,大霧天氣會使空氣污染更加嚴重。

       霧是近地面的一種天氣現象,正好在人們生活和活動的範圍內,而且因為大霧天氣下,空氣是十分穩定的,不利於污染物的向外擴散,污染物能夠較長時間的停留在近地面的空氣中,PM2.5的濃度也會增加。這必然使得污染加劇,空氣質量變差,從而會有更多的污染物被人吸收,大霧會嚴重損害人們的健康。

       不同於晴好天氣下,在陽光照射下,空氣會發生上下對流,把污染物向上擴散出去,減少空氣污染。所以大霧是使空氣變得更加污染,而且延長污染的持續時間,而不是造成污染的直接原因。

熱詞:

  • 北京
  • 大霧
  • 污染
  • 空氣質量檢測
  • PM2.5
  • 氣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