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秋風:“蘿蔔哥”紅薯暢銷,市民素質又“高了”?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5日 0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 觀察家

  “蘿蔔哥”與城市市民合作,設計出了一種新的合作模式,在這種“制度安排”中,他和市民同時獲得了收益,雙方顯得都很有素質。

  “蘿蔔哥”韓紅剛因為自家60畝地的30萬斤蘿蔔本想免費送給市民,卻遭到哄搶。而樸實的韓紅剛表示,對自己免費送蘿蔔的做法“不後悔”,而在熱心市民和媒體的幫助下,鄭州威尼斯水城小區的社區志願者為“蘿蔔哥”擺起了紅薯攤,幫助他賣紅薯,一上午賣出3萬斤。

  那些當初因送蘿蔔遭哄搶而談中國人素質低下的人士,看到這新聞,該做何想?同樣是中國人,韓紅剛、志願者,乃至那些購買韓家紅薯的市民,展示了理性的合作精神。

  筆者當時就曾經撰文指出,碰到一個社會問題,將其歸咎於中國人素質低下,實乃偷懶而不負責任的做法。那些哄搶蘿蔔的人確實是中國人,但你不能由那些人的行為就推論説中國人如何如何。“中國人”是一個十分龐大的集體性概念,不可把一部分人的行為,而且是在特殊情形下的異常行為,視為中國人的普遍的、常態的行為。

  動輒進行國民性批判,看似義正詞嚴,實則絲毫無助於文化、社會、政治等各領域問題之解決。這種看法認定了,作為一個整體中國人,在文化上甚至在人種上就有問題。因此,對於具體問題,也就不需要進行制度根源的分析。

  問題是,大多數民眾只是在生活而已,努力而艱辛地生活。因此,他們不自覺地生活在習俗中。他們的理性、情感就是習俗塑造的。他們依照習俗生活,與他人交易、合作,大體上還算順利。自己改造觀念,必然導致生活陷入混亂之中。因此,他們不可能無事自擾,進行什麼觀念的啟蒙、思想的教育。這是一個簡單的事實,真正關心民眾福利、也關心國家命運、希望順利轉型、完成現代化的人士,應該承認這個事實。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習俗總是健全的。尤其是在現代大轉型時代,習俗的某種不健全性質可能會相當明顯地凸現出來,從而也就呈現出調整的必要性。但是,這只能通過調適的方式展開。也就是説,通過局部地引入“新制度”,讓人們調整自己的行為,從而形成更合宜的習俗,人們更好地合作、交換,素質看起來似乎比以前高。

  至於蘿蔔遭哄搶事件,顯示的是不同習俗的不適應問題。韓紅剛是農民,他似乎是按照鄉村熟人社會的規則,而輕易地許諾,市民可以無償采收。他恐怕料想不到,會有那麼多市民前來采收,他事先沒有設計出合理的制度安排這些人,從而讓這些市民進入了“廣場效應”狀態。但這一次,他與城市市民合作,設計出了一種新的合作模式,在其中,他和市民同時獲得了收益,雙方顯得都很有素質。

  這個世界上,普通民眾的素質就是那樣,不高也不低,那是一個不可能從外部改變的事實。你抱怨它,是毫無意義的。唯一能夠讓個人生活更為健全、讓人際關係更為合宜的辦法是,自然的生活與局部的制度變革之互動。

  □秋風(學者)

熱詞:

  • 紅薯
  • 國民性
  • 蘿蔔哥
  • 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