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中青報:培養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9日 13: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最近一段時間,連續發生若干新聞:老師辱罵、體罰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綠領巾”,“紅校服”,讓“差生”到走廊考試、脫褲子跑步,“虎媽狼爸”等,令人揪心。産生這些現象的具體原因是多樣的,但背後的行為邏輯和心態,值得我們深思。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更加渴望成功,但一些人對成功的理解太片面、標準太單一。體現到對待孩子上,一些家長希望孩子門門考第一,一路念最好的小學、中學、大學,以便找“最好”的工作,而忽略了對孩子良好品德和健康心理的培養;一些老師為了自己教的學生考高分,自己教的班級名列前茅,不能用平等的、合適的方法教育學生,更有甚者,對成績不好的學生惡語相加。曾幾何時,我們的追求變得如此單一和“現實”?成功到底是什麼?僅僅是物質財富的累積,是每個學生都考上名牌大學、人人都拿高薪?還是一個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符合個人特長和社會需要,過上充實、健康、幸福的生活?

  不論物質財富如何豐富,物質終究不能替代精神。我們的社會既要尊重物質財富創造和合理利益,又要保持精神追求和人與人之間最樸素的感情。我們的社會成員不能唯利益化,甚至過於功利。

  一個人的幸福,不僅僅來源於富足的物質生活,還來源於充實的精神世界。古往今來,華堂盛宴不足以彌補精神的空虛。在現代社會,只靠金錢、權力不會帶來別人由衷的敬意,只有人的精神品質、真實情感以及真正的本領,才會受到別人內心裏真正的尊重。

  從一個孩子的成長看,成績決不應當是衡量他的唯一標準。當有的孩子長大後卻在生産“地溝油”、當有的名校學生向父母舉起拳頭,人們應當捫心自問,我們在哪出了問題?

  今天,我們要培養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少年兒童時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教育的目的不僅是高分和聽話,而更應該是人的全面發展。既要有基本的知識和技能,更要有健全的人格和精神追求。我們希望孩子們成為正直、善良、誠實、有愛心的孩子,成為有遠大志向的孩子,熱愛黨和社會主義祖國,努力學習,鍛鍊身體,積極向上,長大以後有本領,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美好,讓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加幸福。

  教育的前提是尊重每一個人。我們希望家長、老師和社會各界都能有科學的成長觀、人才觀、教育觀,讓孩子們都能得到公正平等的對待,發揮自己的潛能,都能擁有美好的童年和未來。

  學校共青團、少先隊組織是廣大青少年溫暖、快樂、向上的成長家園。我們要堅持育人為本,以德為先,把思想引領和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結合起來,創新載體手段,把中小學共青團、少先隊組織建設成為人人都平等、人人都是主人、人人都追求進步、人人都相互關愛、人人都幸福快樂的集體。我們培養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未來就會給我們什麼樣的評判。(本報評論員)

熱詞:

  • 培養孩子
  • 地溝油
  • 差生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