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鄧海建:死掉的專業會不會罵“萬惡的就業率”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3日 09: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教育部網站11月21日公佈的一份文件規定,對就業率連續兩年低於60%的專業,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教育部提出,要讓中小企業發揮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主渠道作用。提出要大力引導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中小企業就業和自主創業。(11月22日《揚子晚報》)

  大學生貶值縮水到何等地步,再過幾天的招聘會自然會給出很實誠的答案。這是一個死結:砸鍋賣鐵供養出的“精英”,隨行就市的時候竟然是個“大眾”,民意難免會沸反盈天。時日長久,教育部門顏面上也挂不住,既然沒法子讓高等教育“便宜”起來,就只有促使高校在生産之後能賣出個“好價錢”——於是,就業率的縱橫捭闔就成了一門複雜的“藝術”。

  早在今年1月25日,人社部新聞發言人就表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0.7%,較上一年的87%提高了3個百分點。在就業形勢嚴峻的情勢下,201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逆勢飄紅,離不開教育部、人社部的殫精竭慮;然而,網友普遍對這個數字保持了不約而同的警惕:一者,基層就業率造假早就是個不爭的事實,溫柔的逼著你和小賣部“簽約”,玩狠的乾脆“挾畢業證書以令學子”;二者,統計技術而已,如同“平均工資”一樣,“被就業”的可能也不是不存在。這樣一想,你就明白為什麼在就業率理論上普遍達到90%以上的時候,還會有“就業率連續兩年低於60%的專業”了。

  説這話,當然不是説就業率是洪水猛獸,相反,過於大而無當的高等教育,確實需要和市場、和時代接接地氣了。但中國的教育一直有個不太好的傳統,一旦“矯枉”,就容易“過正”:比如一開始習慣了拿鞭子抽孩子手心,後來聽聞西方有個“人本”的時髦玩意,忽然老師就成了奴才,天天説著些“主子最優秀”、“個個是超能兒童”的渾話。就業率也是這個道理:找不到工作當然不光彩,但比找不到工作更不光彩的是什麼呢?應該是教不出能就業的學生。問題是,這和專業本身有什麼關係呢?天天叫囂“俺們這嘎就業率老高”的學校,就一定是社會的棟樑嗎?

  2012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680萬人,就業形勢嚴峻。越是形勢逼人,越是需要將以下關係捋捋清:一者,大學固然不能離開就業率,但是不是所有的專業都要將就業率寫在“臉上”?如同這個社會需要産業工人、但也需要浪漫詩人,需要腳踏實地的實干家、也需要天馬行空的夢想家——這個一刀切的“60%”,在捍衛社會“骨架”的時候,就不怕誤傷了滋養國民精神的“血肉”?二者,就業率的根本,其實並不在於大學教育,而在於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一個社會能為就業者提供的崗位是既定的,如果經濟不能擺脫頹勢,就業率就算百分百,于整個社會的失業率而言,有什麼裨益可言?在就業問題上,要命的不是所謂“就業觀念”,而是“供崗能力”。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即便是歐洲中世紀的大學教育,也以傳播知識和研究學問為最高理想,相對超越于社會現實。高等教育要就業,但也要為社會提供理性反思和價值構建。記得《實話實説》的第一任主持人崔永元曾拋出一句最著名的媒體人言論——“收視率是萬惡之源”,話雖誇張,今日看來,依然很有道理。但願就業率不要步了收視率的後塵,也但願若干年後——死掉的專業不會詛咒一聲:“萬惡的就業率!”

熱詞:

  • 就業率
  • 專業
  • 高等教育
  • 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