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司馬童:“作家富豪榜”背後的“貧乏”更值得關注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2日 13: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11月21日,《華西都市報》發佈“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郭敬明、南派三叔、鄭淵潔,分別以2450萬元、1580萬元、1200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榮登三甲。首次發佈的子榜單“漫畫作家富豪榜”中,著名漫畫作家朱德庸、幾米、周洪濱,分別以6190萬元、2500萬元、1830萬元的版稅收入躋身前三甲;哥倫比亞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憑藉《百年孤獨》,問鼎“外國作家富豪榜”首富寶座。

  創作,本身就蘊含著無形的社會價值;作家,原本就不該必然要與清貧為伍。所以,比起這個時代名目繁多、眼花繚亂的諸多“富豪榜”,人們的確十分希望“中國作家”也紛紛“富”了起來,並想知道究竟“富”得怎麼樣了。

  呈現于公眾眼簾的“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雖然只是一家媒體策劃行動的結果,但卻還是比較系統地滿足了許多人的欲知需求,將各個層面的“富作家”們,相對直觀地排列了出來。於是,透過這份“榜單”揭示的相關信息,也便足以讓我們關注起一個問題:風風光光的“作家富豪榜”,到底有沒有“脆弱承重梁”之憂?

  的確,無論從子榜單“漫畫富豪”的收入更為“搶眼”,還是從正榜單“耀眼三甲”的作家構成,其實都不容置疑地給出證明,目前國內的閱讀主力軍,顯然還應屬於廣大的青少年讀者。這就難怪有不少網友看過報道之後,頗為汗顏地發出議論,由此可以看出,時下願意花錢買書的人群依次是: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和成人。

  社會公眾的購書閱讀興趣,當然也不能忽視青少年群體的興趣引導和培養。但不管怎麼説,一個社會、一個時代“作家富豪榜”的高高矗立,卻是靠著“小朋友”、“學生娃”成為承載“大盤”的主要基礎,則很難不使人感到憂心忡忡。甚至不免疑慮起,這樣烘托出來的“作家富豪榜”,其對提升全民閱讀的“含金量”,還能不能算作一種“樂事”和“喜訊”呢?

  生産與消費是市場的“兩翼”,只有二者平衡協調,産業才能飛得更高更遠。中國每年出版圖書30萬種,已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出版大國。但平均到每個人的身上,我們的購書量只有發達國家的幾分之一甚至十幾分之一。對於一個“出版大國”陷入“閱讀尷尬”的窘狀,《人民日報》在今年4月就專門刊文以示警醒。其中提到,1990年,我國人均圖書消費量(扣除教材、教輔)為5.2冊,2009年這一數字為5.6冊。也就是説,20年過去了,人均購書量卻基本等於沒變。

  基本沒變的“人均購書量”,再加上基本脆弱的“富豪承重梁”,就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作家致富夢”。事實上,業內專家已然挑明,就當前來説,除了少數暢銷書作者,作家要靠寫書養家糊口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作家缺乏創作高質量作品的動力,與讀者普遍覺得“找不到好書”,逐漸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而這,也愈發使得現在一些出版社熱衷於做大書、偽書、跟風書、項目書,東拼西湊、粗製濫造,然後再拼命打折。

  令人欣喜的“作家富豪榜”背後,的確還有許多去蕪存菁、消虛促實的“貧乏之處”,值得有關部門乃至全社會的認真對待、“會診”解決。

熱詞:

  • 富豪榜
  • 榜單
  • 作家富豪榜
  • 版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