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智新:美國重回亞洲對中國並非“狼來了”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7日 09: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11月18-19日,第六屆東亞峰會將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將率團出席,參加峰會系列活動及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會見有關國家領導人。

  本屆峰會在G20戛納峰會後不久舉行,與剛剛結束的APEC夏威夷峰會更近乎前後相連。接二連三的多邊峰會,讓媒體和公眾眼花繚亂甚至有點“視覺疲勞”。儘管如此,本次東亞峰會依然以其新看點刺激著媒體和觀察者的敏感神經:美國和俄羅斯的首次加入,東亞峰會由此擴容,無疑是本次峰會最大的新聞“賣點”;重要“賣點”則非南海問題莫屬——美國意欲在峰會上公開談論南海問題,由此導致的各方互動和角力自然也值得人們高度關注。

  “美國重返東亞”這出21世紀地緣政治“大戲”,如果説過去持續近一年多的諸多言行動態還只是序幕和開場,那麼此次東亞峰會無疑是主角正式登場甚或第一個“小高潮”了。這既是本次峰會的重要“看點”,更是本次峰會的關鍵背景。當然,本次峰會的背景遠不止此。

  歐債危機持續發酵,全球經濟風聲鶴唳,無疑是本次峰會的另一重要背景。被全球市場寄予厚望的G20戛納峰會,最終帶給人們的卻是失望和無奈。幸好處於危機漩渦中心的兩國——希臘和意大利領導人及時更迭,政壇的調整算是暫時拉住了全球經濟和市場信心滑向無底深淵的韁繩,但人們仍然沒有看到遏制此輪危機的足夠希望和全球經濟回暖的有力跡象。風景這邊獨好的東亞地區,無疑承載著更多的希冀和期待。

  一些大國面臨領導層新陳代謝,則是本次峰會的又一重要背景。2012年是美國的大選年,魅力光環消失殆盡、內外局勢均不輕鬆的奧巴馬已然開始為連任打拼,俄羅斯和中國等大國也將進入領導層的新老交替,上臺不到一年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明年也將面臨並不輕鬆的權力保衛戰,我國台灣地區也將迎來四年一度的領導人選戰,印度總理辛格將進入5年任期的後半段,韓國總統李明博則進入任期尾聲。

  敏感的背景和時機,吸引眼球的看點,加之奧巴馬訪澳並擴大駐澳美軍規模,希拉裏訪問菲律賓並表示要在此次峰會上談論南海問題,以及此前不久希拉裏在《外交政策》雜誌上發表《美國的太平洋世紀》一文等諸多動態,不少海外媒體和國內觀察者本能地形成美國“制衡”甚至“圍堵”中國的觀感和結論。這種將美國重回亞洲視為中國挑戰,甚或是戰略意圖遇挫的認識雖然頗有蠱惑人心之效,要麼是誇大其詞的民族主義情緒作祟,要麼是唯恐天下不亂的攪局心理作祟。

  一方面,美國重返亞洲只是對其東亞安全主導地位的確認和鞏固,中國早已適應並接受這一地緣格局。所謂“戰略圍堵”如果真的存在,也至少存在60年以上,中國崛起的步伐並未因之放緩。中國絕非亞洲門羅主義的信奉者和推行者,所以雖然和東盟等關係持續發展,但始終支持東亞合作堅持東盟主導,保持開放包容,各機制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歡迎域外國家參與併發揮建設性作用。

  另一方面,美國重回亞洲只會擴大和加深中美兩國的利益鑲嵌格局和相互依存度。就在全球側目並熱議之際,奧巴馬重申美國在亞洲地區的一系列部署並不意味著孤立中國:“關於我們害怕中國崛起的説法是錯誤的,關於我們尋求孤立中國的説法也是錯誤的。 ”他還補充道,中國沒有被排除在所謂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TPP)計劃之外。美國所謂“重返亞洲”使得中美在目前的經貿依存與利益鑲嵌格局基礎上,更增加了共同維護亞洲安全繁榮穩定的責任和利益交集,對話合作更進一步壓倒遏制對抗而成為中美間的不二選擇。至於南海問題,中國雖然堅持非國際化立場,但美國的介入無疑在增加其自身負擔,因為這一看似給小國“壯膽”的舉動,既無法阻遏中國在伸張領土主權方面的決心和信心,更給自己攬上了約束各國行為、開展多邊斡旋和地區維穩的責任。簡言之,美國重返亞洲也意味著其必須承擔更多的地區公共産品。

  總之,總體上趨於全球戰略收縮甚或實力相對衰落的美國所謂“重返亞洲”,既無法放慢中國自身和平發展的速度,更無法阻擋其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巨大輻射力,相反只會加速傳統單一主導型地區格局向多邊合作治理型地區格局的轉變,與之相關的政治經濟等各個領域的變化趨勢,對中國並非只是挑戰,其中也有不少機遇和機會!

熱詞:

  • 治理型
  • 狼來
  • 東亞合作
  • 看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