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蔣璟璟:潰敗之後,僵死的足球語言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5日 09: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西都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11月11日,中國隊球員失球後神情沮喪。

  11月12日,世界盃預選賽國足0:1不敵伊拉克,晉級十強賽只剩下理論上的可能。李瑋峰談及這場比賽,表示媒體和球迷的浮躁心態影響了國家隊,球員在場上踢球背上了幾十斤重的包袱。(11月13日《廣州日報》)

  同樣的潰敗,不一樣的理由。見多了國足敗北,聽慣了老生常談的辯解,李瑋峰一番慷慨陳詞,頗有耳目一新之感。但凡球迷,都知道國足一貫的説辭,不外乎“草地不平”、“裁判不公”、“天氣不佳”云云。用得多了,也就沒人信了。非但聞者不屑,説者怕也羞于啟齒了。詞窮則思變,“媒體和球迷”終成替罪羔羊。

  球技不精,竟怨看客浮躁。依此邏輯,網友們又是一陣“發揮”,於是有了各色戲謔版本:“腿瘸怪地不平”、“跑不快怪風太大”、“跳不高怪地球引力強”……

  姑且復述下李瑋峰的高論,“在深圳的時候,媒體和球迷都不接受平局,但現在回頭想,如果在深圳打平,今天這場比賽我們守一守又怎麼樣呢?”——保平爭勝、穩紮穩打,似不無道理?只是,幾個事實不容回避。其一,媒體和球迷已變得極端保守和現實,絕不會在可平的比賽中“不接受平局”;其二,照國足之水準,真能想打平就打平、想守住就守住?

  李瑋峰及一些人的論調,全然立基於一種錯覺之上,即認為“國足具備足夠掌控力”。但現實中,看國足比賽,儼然在賭博,或輸或贏全仗上帝心情。跳出李氏的滑稽辯白,任何一個觀察者,理當得出更一般性的結論。什麼才是國足輸球的合理解釋?在“能力”低一檔的前提下,空談“責任”、“拼搏”甚至“媒體與球迷心態”,是否本就是一種滑稽無力的套話?競技體育,不同重量級之間,無所謂“意志”、“鬥志”、“態度”……

  那麼,在雙方實力相當情況下,分析成敗又當如何?伊拉克隊,與中國男足,也就半斤八兩。或許,面對這樣一個對手,國足看到了獲勝可能,繼而在連敗之後方有底氣將責任推給“第三方”。無壓倒性優勢,亦是實力不濟的表現之一。

  國足之爛,非朝夕可治;在此之前,建構一套“有生命”的“足球語言”,或更是當務之急。這意味著,足球人剖析成敗,不再老調重彈,不再詞不達意;這意味著,圍觀者或褒或貶,少有戲謔嘲弄,少有謾罵拍磚。自説自話的語態,不會孵化出自我負責、勇於自省的足球。在激情之外,一種具備專業素養、遵從邏輯規則的足球語言,同樣是足球復興的必備要素。須知,語言承載著態度、思辨力與自新的誠意。

(蔣璟璟)

熱詞:

  • 國足
  • 足球人
  • 球迷
  • 李瑋峰
  • 失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