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毛忠斌:新成品油調價機制,別成為少數寡頭的盛宴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7日 09: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繼航空煤油價改後,新成品油定價機制也正呼之欲出。近日,有媒體引述有關人士的話稱,新成品油定價機制除包括縮短調價週期、加快調價頻率及調整挂靠油種外,三大石油公司也將擁有適度成品油調價權。(11月6日《重慶商報》)  

       關於成品油價格的種種弊端,除卻三大油企的壟斷、霸道不説,當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也是一大原因。但是,要打破當前成品油市場的壟斷狀態、實現市場化,一時還很難實現,因而,改革成品油定價機制這種本身違背市場規律的制度,也就成了“次優之策”。  

       近期有關新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消息,幾乎都是“有關人士”透露的,正式方案尚未出爐,也沒到此前發改委價格司司長曹長慶在10月8日説的,將公開徵求意見的階段,但從有關人士的透露來看,新的定價機制所做的變動,還是透露出一些積極的信息——但也有不積極的,如果能有所完善,將有可能成為石油行業邁向市場化之前的一種次優的過度政策。  

       竊以為,從之前中石化1300萬的天價燈變為100多萬、天價名片最終系數據被人為篡改所導致等事情來看,這類企業雖然霸氣外露,但對於輿論還是有所忌憚的。而面對之前紐約油價一路大跌,油企遲遲不願調價,面對輿論仍能穩如泰山,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可説是其能“有恃無調”的“救命稻草”。  

       “調價權”是新機制的一大亮點。就理論而言,一旦正式實施,當國際油價下跌、或油價達到降價條件時,如果油價仍然像以前一樣“老賴”、“漲快跌慢”,面對輿論質疑,油企顯然不能再“名正言順”的不調,因為你有調價權,面對國際油價漲跌,就有了更大的適應能力和緩衝機制,風險、成本不再成為藉口。輿論監督也應是新機制該引進的一股力量。  

       不過,三大油企只是將擁有適度成品油調價權,這難免使其放不開手腳,到時新的弊端又可能會成為不調價的新藉口。所以,鋻於當前油企的壟斷背景,為防止“放權過度”,發改委除保留最終定價權外應該儘量不干預,讓油企擁有最大限度的調價權(也有分析人士建議下放調價權)。這是其一。  

       另外,我們並不指望新機制能讓油企在降價上更積極,但在相同規則下,漲、跌都要合理,要達這一目的,縮短調價週期、加快調價頻率是主要手段,但此次將調價週期縮短為10個工作日,即2個星期,時間上還是長了些,並不敏感。應該讓國內油價對國際油價的變化反應“靈敏”一些。  

       還有,在10月份的透露中,是要增加挂靠紐約油價的,但此次透露出來的,卻是增加WTI(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作為新的挂靠油種。要知道,此前輿論主要是依據紐約的油價走勢來質疑油企,而紐約油價又是國際兩大油價標桿之一,不加沒道理。而且,此次增加一個挂靠油種,達到4個,實際上是增加了計算的複雜度,難言是改善。如果要讓輿論真正起到監督作用,計算方式應該儘量簡單。因此,一是應該讓挂靠油種儘量少;或者,增加挂靠油種也行,但應該公佈計算方式,並根據計算方式製作出一個油價指數來達到公開透明的效果。  

       總之,筆者以為,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應該圍繞最大限度下放調價權來完善規則,使媒體輿論能據此監督,才能發揮較大的作用。當然,新的定價機制也不過是權宜之計,治標不治本,而只有打破壟斷、讓更多的油企參與競爭,實現真正的市場化才是長久之策。

熱詞:

  • 成品油
  • 調價機制
  • 定價
  • 石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