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陳慶貴:別讓“拐點論”“抄底論”轉移樓市調控視線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7日 09: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中國樓市每一輪調控都伴隨各利益攸關方“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激烈博弈,本輪調控似乎也不例外。對於房價是否已經觸底,研究機構、學者和開發商之間産生了兩種不同的看法。(11月6日中國經濟網)  

       曾幾何時,伴隨肅殺市場氣氛,關於樓市“拐點”的討論再出江湖。在房價“高處不勝寒”語境下的所謂“拐點”,説白了就是房價下跌的轉捩點。有學者認為,所謂拐點,必須是宏觀樓市成交均價下跌10%或15%以上,而非局部個案樓盤策略性降價或直接降價,非短期變化,如是拐點1~10月沒有出現,未來出現可能性也不大。而大部分開發商則持截然相反意見,一邊倒稱“拐點”已經到來。問題是,近年一薦又一薦“口水戰”開打過後,嚴格意義上的中國樓市“拐點”一次也未降臨。  

       與“拐點論”如出一轍,“抄底論”也是各執一詞,誰也説服不了誰。開發商異口同聲房價已經見底,明年市場將會回升。而多位學者和業內人士則反唇相譏,房價還遠未降到消費者心理和經濟所能承受範圍。上海房價還未有實質性調整,雖有部分開發商打折促銷,且有些地區房價有所降低,但全盤觀照整個市場房價仍在高位徘徊,樓市觸底時機遠未到來。事實是,一線城市樓市近況大同小異。  

       過往歷次調控經驗教訓昭示人們:“拐點論”“抄底論”看似性屬“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無有答案自生自滅的口水仗,不足以對樓市調控形成負面干擾,其實不然。在我觀察,其負面影響起碼有三。首先,藉以輿論聲勢混淆視聽誤導公眾,進而影響他們消費心理,讓他們提前走出持幣觀望下手購房;其次,“拐點論”“抄底論”參戰者中不乏有房利益集團重磅商人,以及被其收買豢養為其代言的重磅官員和學者,他們的大合唱客觀上會影響高層對調控形勢的研判評估,進而影響調控政策的調整和執行;尤其重要的是,“拐點論”“抄底論”轉移了人們對樓市調控的理性關注點。  

       事實上,無論哪一次調控,最值得理性關注的焦點重點熱點都大同小異。無非三個:第一,調控政策到底是否已經落實到位?事實上,多輪調控之所以難以從“屢漲屢調屢調屢漲”怪圈困局中突圍,調控政策被少數地方政府變通化解甚至消極抵制,正是重要導因之一,坊間不就曾流行過“總理説了不算,總經理説了算”、“寧信任志強,不信紅公章”之説嗎?。由是觀之,調控政策是否已經落實到位不僅關係調控效用,更關係政府公信和民眾信心。  

       第二,“房價回到合理的價位”調控終極目標到底是否達到?房價到底高不高,歸根結蒂應由民眾説了算。央行9月15日發佈2011年第三季度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對當前房價水平,75.6%的居民認為“過高,難以接受”,較上季提高1.3個百分點,為2009年有調查以來的最高值1。對下半年房價走勢,41.1%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較上季微降0.3個百分點;37.9%的居民預期“上升”,較上季提高1.7個百分點;8%的居民預期“下降”,較上季回落0.2個百分點;另有13%的居民認為“看不準”,較上季回落1.2個百分點。未來一季有購房意願的居民佔14.2%,比上季下降0.4個百分點。我請問:“房價回到合理的價位”目標實現了嗎?“有效遏制投資投機性購房”目的達到了嗎?  

       第三,“政府的歸政府”到底做得如何?今年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立下“建設1000萬套保障房”的軍令狀,時近年底,到底完成得如何?因為答案不僅關乎後續調控能否將應有政府解決的“保障房對象”從商品房市場剛需中分離出來,進而平抑房價;更關乎政府的民生作為和施政公信。“拐點論”和“抄底論”顯然在客觀上轉移了高層和公眾對真正問題的理性關注。 

       因此,在樓市調控“臨門一腳”的關鍵時期,我要提醒,千萬別讓“拐點論”“抄底論”轉移調控視線,從而導致重蹈功虧一簣功敗垂成的覆轍。因為,它不僅關乎政府調控樓市的能力、績效、和公信,更關乎樓市調控能否最終走出“屢漲屢調屢調屢漲”的週期宿命。

熱詞:

  • 樓市
  • 調控
  • 拐點論
  • 房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