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覃劍:一碗餛飩面的溫情慈善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3日 14: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在長春市新疆街市場,有一家賣餛飩的小店,一位行乞的老人經常光臨這裡,常錯把遊戲幣當成硬幣來買吃的,這家店從未拆穿老人,照樣給老人付貨。報道見報後,讀者反饋十分熱烈。微博上老人用遊戲幣買餛飩的新聞也被多次轉發,微博網友紛紛發表感想。(11月2日《新文化報》)

  餛飩店老闆,一個市間小民,不算名人,更無關公德倫理之大道。面對乞討老人的“付賬”,知情而不拆穿。一碗熱騰騰餛飩,讓人感受到這凡俗世間的濃濃暖情。

  之於老人,耳不清,目不明,想必他也未曾想到手中的幾塊硬幣竟是假的。平日裏卑躬乞討,那一雙雙投過來的或同情或輕視的眼神是何滋味他心自知。別貼恥辱之標簽,平等之説更是妄想。按照他的理解,兜中硬幣掏出,碗中餛飩入腹,等價交換,吃得天經地義,不亦樂乎。對他來説,這次用餐不僅僅在於滿足口腹生計,更是對於尊嚴的一次重嘗。

  面對交易,可愛的店老闆並沒有揭開事實,打破老人心中的平衡。“像這樣生活艱難的老人,能幫上他的就幫幫,不想拆穿他是怕他覺得沒面子,以後該不來了。”樸實的店家將“尊嚴”説成了“好面子”,可能店家自己都不知道其中的意味。

  雪中送炭,旱逢甘霖,均為需者所盼。只是自尊使然,面對幫助,特別是關係錢財生計之時,難抬頭臉。恥辱不是他的錯,但他卻是恥辱的承擔者。倘若大肆張揚,對其心靈,更是一種莫大的損傷和打擊。為了讓老人心中不難受,不揭穿,不拆臺,讓其“正常”消費,正是彌合了受幫助者這一層心境。

  按市儈心理,乞丐消費,關係形象,掃地出門者必不在少數;縱使進門,也可揭破真相,讓老人落荒而逃;再有心者,可能會施捨幾個餛飩,以表善心義舉。可這個店家,卻到位不越位,補臺不拆臺。施恩而不留痕跡,留人尊嚴,正彌合了佛語中的“好事不如無事”之禪意。

  這裡,不禁聯想起“施恩索報”“暴力慈善”的林林總總。投桃報李、知恩圖報,我們在幫助人時,似乎都在糾結于“報”與“施”。或捆綁利益,投李求桃;或姿態高高,撒錢求心安。總沒有從內心深處正視人格上與受助者應當完全平等。

  “人們不講道理、思想荒謬、自我中心/不管怎樣,總是要愛他們/……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遺忘/不管怎樣,總是要做善事……”特裏莎修女創辦的加爾各答“兒童之家希舒巴滿”墻上的詩歌凸顯出慈善對於靈魂最原始的尊重。

  歸於本心,單存善念而不夾雜質。讓受助者不彆扭,不屈辱,才能看到一個個平等和得到尊重的靈魂。這一點,亦是這碗餛飩面對於慈善事業最好的示範。(覃劍)

熱詞:

  • 餛飩
  • 面的
  • 溫情
  • 微博
  • 遊戲幣
  • 越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