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李龍:提高空氣治污標準,何待“時機成熟”?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3日 09: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11月1日開始,環保部發佈的《環境空氣PM10和PM2.5的測定重量法》開始實施,首次對PM2.5的測定進行了規範,但在環保部近期進行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修訂中,PM2.5並未被納入強制性監測指標。相關人士稱,將PM2.5列入空氣質量指標技術已不成問題,但是目前國內PM2.5的污染情況較重,如制定標準,將大範圍超標。

  PM是“顆粒物質”的縮寫,PM10代表直徑小于等於10微米的懸浮顆粒,PM2.5意指更細小的懸浮顆粒。與PM10相比,PM2.5富含更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能在大氣中停留更長時間,且極易富集于肺部深處,對人體健康威脅更大,也是導致黑肺的主要元兇。

  鋻於PM2.5的危害性,世界上很多國家包括日本、美國、印度以及歐盟等,都已將PM2.5納入國標並進行強制性限制。不久前,環保部污染控制司司長趙華林曾透露:將儘快修改完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將其納入評價指標。事實上,北京、上海等城市早已開始對PM2.5進行監測,只是從未對外發佈其監測結果。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環保部新規中,PM2.5未被納入監測指標。

  有意思的是,為何未將PM2.5納入監測指標,或者監測了也不對外公佈結果?環保部門的專家説,並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時機不成熟”。至於為何時機不成熟,相關人士的解釋更是離譜——“如果制定實施PM2.5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各地將大範圍超標”。

  以前經常聽説某個標準的滯後是緣于技術上的無法突破,比如説地溝油無法檢測,即是因為檢驗方法具有很高的技術難度。現在有了技術,卻又拿時機不成熟作藉口,難免讓人生疑,技術到底是為誰服務的?統計數據又是給誰看的?技術不能成為“橡皮泥”,視實際需要而可有可無,有了技術竟然不運用,這樣的技術又有何用?統計數據更不能只是為了好看,而和民眾的實際感受相差甚遠。

  以北京為例,連續幾天霧霾天氣,讓當地居民感到相當不舒服,有網友乾脆將北京的空氣比喻成“用過的洗澡水一般”。可環保部門的數據卻顯示,北京空氣質量只是“輕微污染”。為何會有如此反差?空氣監測指標滯後,PM2.5未被納入監測範圍,恐是主因。為了保證數據上好看,也不至於出現“大範圍超標”,就拒絕強制檢測PM2.5,這只是自欺欺人的選擇性失明。

  一方面,公民有權利知道自己生活的城市空氣質量究竟如何,而不應生活在“被優良”、“被輕微污染”中;另一方面,監測空氣質量不需要等待時機成熟,而應是環保部門的日常工作。

  特別是當一些民間組織已開始自測空氣質量時,相關部門更不應以“時機論”做“睜眼瞎”。最近,由民間愛心人士發起的“中國貧困山區小學生免費午餐”活動,最終獲得了政府回應,並上升為國家行為。在空氣質量監測上,但願民間的探索也能引領國家的行動。

  其實,將PM2.5納入強制性監測指標,雖然數據難看,很多城市污染超標了,但在知恥而後勇的倒逼下,改善空氣質量並非沒有可能。否則,沉迷于好看數據的表象,反而會失去治理空氣污染的動力。

熱詞:

  • 空氣監測
  • 治污
  • 橡皮泥
  • 顆粒物質
  •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