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央視網評:福泉爆炸,誰都不是風險社會的旁觀者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3日 07: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央視網評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王聃

       一起由72噸炸藥爆炸的突如其來,是貴州福泉爆炸展現給圍觀者的時代場景。11月1日,福泉一家公司兩輛汽車從湖南運送炸藥前往貴陽,途徑福泉市馬場坪匝道口修理廠時發生爆炸。初步調查,兩輛汽車上共裝有炸藥72噸。後續消息顯示,截至當晚10時許,事故已經造成8人死亡,約300人不同程度受傷。(11月2日《京華時報》)

       那些不忍被回望的驚心時刻,我們切身感受到危險是怎樣真切地潛伏在自己的身邊:“當時一聲巨響,遠處一輛大車燃了起來,十多秒後,又是一聲巨響!轉眼間,附近收費站的亭子就飛了出去,一排等待加油的車輛只剩下框架”;李先明正在店舖門口,被巨大的衝擊波衝進屋內,因傷勢過重救治無效死亡;孫立德路過爆炸現場去山那邊的責任田幹活,不成想發生爆炸,就此遇難……

       兩輛長途運載鉅額重量炸藥的汽車,本應該得到最“萬無一失”的安全保護,結果卻在光天化日之下催生了幾乎摧毀周邊一切式的傷害,是安全本身就在漠視之中?在最後的事故調查結果還沒公佈之前,我們不想妄作結論。但這一事實帶給我們的驚駭無疑值得深思。與其説這起爆炸事件表現了安全意識疏忽後的極限後果,不如説它是一個風險社會的隱喻。而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成為風險社會的旁觀者。

       關於風險社會,德國著名社會學家烏爾裏希在他的同名書中曾經這樣描述,現代社會就是一個風險社會,人類正生活在文明的“火山口”,“正像19世紀現代化消解了封建社會的結構並且産生了工業社會,今日之現代化正消解工業社會並且正在産生另一種現代性。”正因為如此,工業社會的中軸原理是分配財富,分配好處;而風險社會的中軸原理是分配壞處,分配危險——換而言之,相比于傳統社會的封閉特點,現代社會的開放性、流動性、匿名性帶來了新的機會外,也容易衍生出集體性的風險。

       當更多人的命運與那兩輛裝載著危險的汽車聯絡起來,它無疑已經是現代性風險社會受害的標本。福泉爆炸如何發生?在它的背後,或許有著層層細節失誤的累加。炸藥出廠的安保措施是否嚴格遵守,運載途中層層路口是否履行了基本的檢查職責,而汽修廠裏的修理過程,又是否存在著致命的細節?一切尚未清晰,但一切又都與之無法脫離干系。沒有無緣無故發生的爆炸,除卻那些自行的動機,在任何一起突如其來傷害身後的,都存在風險的轉嫁。而現代交通的便利,群居的特點,更是讓轉嫁以輻射開來的方式運行。

       這是福泉爆炸發生的深層次緣由,也是這種宏觀風險可能帶來的巨大挑戰:置之於現代的語境中,熟人社會的結構體系被瓦解,人與人的關聯是時刻存在的,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溝通與往來也越來越頻繁。正因為如此,那些微型的風險可能是無法被發現的,而于流通中,一旦它們匯集成宏觀性、社會性的風險,往往結果是驚人的,甚至難以找到單一的承擔主體。在一個集體的社會運作體系下,所有人相互左右,我們的命運可能被他人掌握,我們也許同樣把握著他人的命運。這就是現代社會宏觀性風險中巨大的“黑洞”。

       不妨這麼説,貴州福泉那場席捲過中餐時分的爆炸,以及它留下的嚇人的深坑與廢墟,很像一個意味深長的昭示:我們其實都在同一個風險社會裏,如果一個人漠不經心,那麼所有的人都不會安全。我們需要關注這場驚險的爆炸,更要看到其背後風險發生的鏈條——從這個意義上來説,誰都不是福泉爆炸的旁觀者。而按住那些引發大風暴的蝴蝶之翼,顯然需要更多人日常的警醒,與自覺提防。

熱詞:

  • 福泉
  • 爆炸
  • 風險社會
  • 炸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