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央視網評:誰來關心教育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們?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8日 20: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評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熊丙奇

      在輿論的批評聲中,西安那所給孩子帶綠領巾的小學,已經糾正了錯誤做法;包頭那所給優秀學生穿紅校服的學校,也叫停了紅校服,這讓人們見識了輿論監督力量的強大。學校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但是,這一切,是不是就結束了呢?

      如果一所學校發生校園傷害事件,諸如踩踏,大家已有普遍的意識,應該在處理傷害事件時,注意對學生們的心理疏導,以避免事件對孩子們産生不良的心理影響。然而,在上述這些事件發生後,卻不見教育部門、學校有這樣的安排,而輿論也似乎對此鮮有提及。

      對於給差生戴綠領巾、給優生穿紅校服,流傳甚廣的評價是這是一種“教育暴力”。那麼,作為暴力的對象,學生無疑就是受害者。相比“有形”的校園傷害事件,這種“軟暴力”給學生造成的傷害更為隱蔽,也可能更為長遠,但卻無形中被大家忽視了,以為學校改變了做法,對學生的影響也就煙消雲散了。

      忽視不良政策、管理給學生群體造成的心理傷害,這是近年來學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回顧近年來被媒體曝光的學校教育管理醜聞,都很難看到學校有什麼行動,去關心被傷害者。比如,被學校安排在寒風中當禮儀先生、小姐迎接領導視察的學生,在媒體曝光之後,學校被批評,他們也成為具體事件的受害者,有誰去關心他們,了解他們的內心呢?被學校以“頂崗實習”名義組織去做低廉勞動力的中職生,在學校事情敗露,他們被安排回校之後,有誰引導他們公開面對問題,從而走出事件的陰影呢?在學校“競選貧困生”的安排之下,走上講臺面對同學們演講自己如何貧困的學生,在輿論批評學校的做法時,他們大多在獨自消化這件事對自己的傷害。而就是眼下那些曾經穿紅校服的學生,當初他們是按照學校的要求穿上紅校服的,現在在一夜之間,又在學校安排之下脫下紅校服,學校是否給出合理的解釋,而他們能理解這種變化嗎?

      凡此種種,其實是粗暴教育管理方式的延續。不妨設想,如果學校管理充滿人性化,尊重每個學生個體,那麼,就不會有把學生分為差生和優秀生,並給其帖標簽,公然歧視的做法在校園中出現;也不會不管學生有何權益,僅憑教育者、管理者的一廂情願,就推出所謂創新管理方式,或者為了維護學校所謂的聲譽,就限制學生的行為。而如果出現這樣的不良做法,真正負責的教育者,除了反思檢討之外,還會考慮到這種做法産生的負面影響,從而關注這些孩子的心理問題。調查顯示,我國大中小學生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包括自卑、鬱抑、焦慮等,這些心理問題甚至導致一些學生走向極端,這其中,有多少是因為教育管理的不善,以及管理不善之後教育的進一步不作為而導致?現在,教育部門和學校快速改變錯誤做法,但問題並沒有切割掉。如果這些學校能想到啟動對孩子的心理輔導,才能看到真正改變的希望。

      對此,肯定有人説我是異想天開。在我國的中小學裏,有多少學校配有專職的心理諮詢教師?就連大學,做到這一點的,也不多。如果要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那也是班主任或者教導主任(輔導員)找孩子們談話——這樣的心理輔導,就變成了又一次思想品德教育,比沒有可能還不濟。

      我承認這確實是現在學校的實情,但存在並不就合理,就如綠領巾受到批評一樣。我國大中小學不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沒有相關的心理課程,沒有專職的心理諮詢、輔導教師,這反映出教育的嚴重偏差,只關注學生的知識教育、所謂的“成功”,而對學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普遍漠視,而恰是這種漠視,讓各種“軟暴力”事件,頻繁在校園裏發生,學生成為“軟暴力”的受害者,身心和人格都受到影響。近年來,這一局面在少數學校得以改觀,增設了心理選修或必修課,學校開設心理諮詢室,班級配備了心理委員,也出現了心理社團,但更多的學校,這方面的教育還是空白。對於大家已經明顯感知到的學生問題,諸如為人冷漠,缺乏責任心,往往只能採取應急措施,包括開講座、搞一次活動,以及像北大象徵性地將孝順父母列為自主招生推薦條款,這當然起不到多大效果。

      如果真正關注每個孩子的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學校在出臺任何管理措施時,都會思考這可能對孩子人生成長産生的影響,從而在管理規則中體現教育和人文的理念。最近人們熱議北大碩士家暴父母,大家把他與北大聯絡在一起,而出現他今天這樣的局面,並不是北大一校的責任,所謂百年樹人,他生長的環境,點點滴滴都在對他産生影響。基於此,學校教育者應倍感責任重大,因為每一個細小的教育舉動,都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熱詞:

  • 綠領巾
  • 紅校服
  • 教育暴力
  • 心理疏導
  • 孩子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