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尹於世:得民心的關鍵是不忘“法寶”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4日 09: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甕安從亂到安、孟連重拾民心的實踐,讓我們再一次深刻地領悟新時期與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絡的極端重要性

       “甕安變化真是太大了!”記者與劉女士攀談。她感慨地説,過去誰敢晚上出門?更不要説挎著提包在街上散步了……據貴州省統計局測評,2010年甕安群眾安全感為96.95%,全省排名第三、全州第一。汲取3年前的孟連事件的經驗教訓,孟連縣推行了“民情責任區制度”“人民勤務員制度”等“為民服務五項制度”,形成服務群眾長效機制。3年來,全縣黨員幹部為群眾辦實事2000多件,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600多起,全縣信訪總量連續下降,未發生一起重大群體性事件。(綜合《新華每日電訊》)

       3年前曾發生嚴重群體性事件、幹群關係尖銳對立的貴州省甕安縣、雲南省孟連縣,如今幹群關係能明顯改善殊為不易,其中原由值得人們總結與反思。

       對於甕安事件和孟連事件,許多人對此仍記憶猶新:2008年6月28日,因7天前一名中學女生溺水身亡,有關方面處置不當,加之各種謠言四起,引起死者親屬和群眾強烈不滿,進而引發大規模群體事件,直至一場大火燒向縣公安局等機關辦公大樓……2008年7月19日,雲南省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祐族佤族自治縣發生一起警民衝突事件,造成2名村民死亡,多名民警、幹部、村民受傷,9輛執行任務車輛被砸壞。

       “執政黨最大的危險就是脫離群眾。”2008年“628事件”後臨危受命的甕安縣委書記龍長春尖銳地指出。事發之前,甕安社會建設投入偏低,民生欠賬越來越多;幹部作風問題突出,幹群關係比較緊張;治安狀況嚴重惡化,幹警隊伍中少數人竟與黑惡勢力沆瀣一氣。反思孟連事件的起因,最主要也是一些幹部作風飄浮,脫離群眾;部分官員腐敗,喪失民心。鄉鎮主要領導多住在縣城,週一下去,週五回家……一些主要領導幹部與橡膠公司關係曖昧,少數領導幹部參與橡膠公司入股、分紅。

       正是因為遠離群眾,脫離群眾,甚至與既得利益群體、黑惡勢力打得火熱,當兩者出現了利益糾紛、矛盾時,這些幹部就會一屁股坐到這些既得利益群體一邊。失去了群眾的支持與擁護,如此怎麼可能正確回應群眾的利益訴求,怎麼可能化解矛盾、平息糾紛?

       民心不穩,地動山搖。龍長春上任之初,就將寫有“為人民服務”的屏風立在縣委辦公樓門前。3年時間,龍長春接訪並簽批督辦的各類信訪案件有1000多件,全縣信訪量從2008年的2000多起下降到2009年的600余起,2010年降至60多起。與此同時,一場聲勢浩大的打黑除惡專項行動迅速展開,越來越多的民生舉措進入百姓的視野,3年來,縣財政民生投入從2008年的4.8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8.9億元。而事件發生後,孟連縣也著重推進重拾民心行動,派出大批幹部,抓住群眾反響最為強烈的橡膠産業産權不清、利益不均這個核心矛盾,推進橡膠産業産權改革,下大氣力把傾斜的利益格局調整過來,有效維護了群眾利益,化解了累積多年的矛盾。3年來,全縣未再發生一起重大群體性事件;當年全縣多項經濟指標出現負增長,去年主要經濟指標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總結發生如此巨變的原因,孟連縣委書記吳朝武説:“老百姓是天。密切聯絡群眾,這是我們廣大幹部和共産黨人永遠不能丟的‘法寶’。”

       但是,目前一些地方確實還存在忽視、輕視幹群關係的現象,一些領導幹部身上還存在著這樣的“悖論”、怪象——交通方便了,反而離群眾遠了;通訊發達了,反而和群眾交流少了;文化水平提高了,群眾工作的水平反而降低了。如果不真正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切實提高群眾工作的能力與水平,就不可能察民情、暖民心、化民怨、解民憂,也就不可能及時群眾的利益訴求,妥善協調和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係。一旦出現重大的社會問題與矛盾,就只會採取拖延、敷衍等方式,或擅自動用警力,將群眾推向對立面等,這樣不僅不能處理矛盾、化解積怨,而且會激化幹群關係、警民關係,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引發更為嚴重的後果。

       甕安從亂到安、孟連重拾民心的實踐,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領悟新時期與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絡的極端重要性,這不僅是革命年代的“銅墻鐵壁”,是建設年代的“民心長城”,更是任何時候都不能忘卻的執政根基與治國法寶。

責任編輯:魯楊

熱詞:

  • 甕安
  • 孟連
  • 民心
  • 貴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