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畢詩成:幹部如何才能不再“倒挂忙”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9日 08: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于2010年展開了一項“縣處級領導幹部日常工作生活觀察”的研究,選取樣本,跟蹤觀察,首次以科學方法描述出了我國縣處級領導幹部日常工作生活的一般狀況。研究發現:領導幹部工作強度較大,“一把手”工作、生活呈“一少三多”特徵:休閒少,會議多、出差多、陪同多,官員職位越高陪領導時間越長;工作方式“三多三少”:室內時間多,室外時間少;與文件打交道多,調查研究少;和上級、同級打交道多,與下級和群眾打交道少;職位越高的幹部,與群眾打交道的時間似乎越短。(10月18日《學習時報》)

       這項研究很有意義,努力給“縣處級官員”描畫出一個清楚的群像圖,用各種數據告訴大家,基層幹部到底都在忙些啥。這有利於避免“一俊遮百醜”,也可以免於“一醜遮百俊”,幫助大家理性理解基層幹部這個群體。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當下領導幹部在各方面都得到了不斷的優化,有辛苦的付出,但不必諱言,暴露出的問題更需要引起重視:一把手生活狀態的“一少三多”、工作方式的“三多三少”,都多少存在“倒挂忙”的現象——這導致一些幹部儘管辛苦卻很難令民眾信服。正如《學習時報》所言,這正是當前社會上一定程度存在群眾與領導幹部有疏離感的重要原因。如何改進是一個重要課題。

       不難想象,陪同領導的時間多了,“陪同”群眾的時間必然大大減少;案頭工作多了,“與群眾打成一片”的調研接訪必然大大減少;花在招待上的費用多了,用在改善民生上的費用自然少了……將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無限的接待、陪同工作當中,所用時間的多少只是表象,最怕的是慢慢習以為常,感情上的取捨也出現偏差。領導的事兒,多小都是大事兒;群眾的事兒,多大都是小事,“攀高枝”“傍大款”“登文山”“沉會海”,“忙”的重點嚴重偏移,也就難怪,有的幹部偶然到醫院去排個隊,就無比震驚地感慨醫療困境;有的幹部到農村吃住幾天便大呼小叫,“農村怎麼是這個樣子”?

       這種忙碌,我稱之為“倒挂忙”,這事兒最大的窘境就是:群眾意見很大,身處其中的領導幹部有的也苦不堪言——天天坐著開會,頭昏腦脹“腰椎間盤突出”;應酬太多,“喝壞了肝喝壞了胃”,“誰願意這樣?”不管此言是否矯情,我們還是可以得出結論:幹部“倒挂忙”的狀態,百害而無一利,而這又是一個“結構性”的困境——這也決定了一些官員的覺醒、自我約束誠然有用,卻不能普遍有用,最為關鍵的是,要從權力運行機制上加以理順,力求避免權力運行的“倒挂走”。

       近年幹部選拔任用大力推進民主化進程,為此也建構了很多制度,幹部選拔任用、考核、測評的民眾參與度都有所提高,但由於有些幹部腦子裏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識,加上權力隨意膨脹約束力不強的慣性,導致“領導定人、組織走程序”的事兒時有發生,還有的腐敗官員悍然地“批發官帽”,形成的文化就是“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甚至有官員公然聲稱“為領導服務,因為自己的官帽是領導給的”——這種倒挂的權力運行圖,難免把有些官員引到“邪路”上去:接待好一個領導,比接待好一萬個群眾還重要;上級領導的興趣喜好,比下層群眾的疾苦訴求還重要;做點形象工程,只要上頭愛看,就是“政績”……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提出四個危險,其中就有脫離群眾的危險。這多少與倒挂的價值觀、“倒挂忙”有關。

       在社科院這張“該多的不多、該少的不少”的基層幹部圖譜面前,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基層幹部多一份反省,努力從“倒挂忙”中除卻自己,明曉“我是誰、為了誰”,擺正“什麼事兒該多、什麼事兒該少”,忙要忙到點子上,忙到百姓心坎上,忙到群眾口碑裏。從制度層面,更需要將民主選人制度、民主監督制度、調查研究制度、接待日制度等持續完善,約束“一把手”們在用人方面的隨意性,全面加強群眾意見、群眾測評在幹部使用中的分量,而不是搞形式、走過場。權力不再“倒挂走”,幹部才有可能不再“倒挂忙”。

責任編輯:魯楊

熱詞:

  • 幹部
  • 社科院
  • 倒挂忙
  • 基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