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生泉:“文化強國”從小做起從我做起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7日 10: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以文化體制改革為主題已經舉行,人民日報也以“文化強國”為題連續發表關於文化體制改革的評論。“文化強國”,是我們國家面臨新挑戰的新思考、新對策、新作為。同時,我們也要指出:文化強國,從小做起、從我做起。

       從歷史上看,任何一個新興國家的崛起,它的文化總是或前或後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有時是主動的,有時是被動的,但不管怎樣,它總體趨勢上要與時俱進的。尤其在國民素質和政府素質這些最能看見國家功底和社會本質的方面,文化總以它勢不可擋的威力或正向或反向對社會産生影響。令人驚訝的是,“正向”對社會的進步我們比較明確,但“反向”對社會也有作用嗎?這個作用是好是壞,如何估計呢?只要你看看德國十八世紀、十九世紀初的“文化革命”,看看它們在靈魂深處爆發的革命和狂飆等運動,你就知道,實際上,好和壞,包括政府當局對好和壞的界定和政策,只要各界有足夠的智慧、足夠的合力、足夠的自覺,文化的生命力總是會勃勃生機、山花爛漫的——正是這種生命力保證了德國在經濟、政治等方面落後於英國、法國,但在總體上、特別在文化上卻沒有落後它們的自信和驕傲。再看中國,辛亥革命前後的思想活躍、五四前後的思想活躍、文革結束的思想活躍等等,都為去除封建帝制、産生共産黨組織、開創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立下了卓著功勳。我們在肯定文化作用的同時還要看到文化在今天的不足——所以,現在又到了這樣的關頭,即到了國家經濟高速增長、但文化軟實力卻明顯跟不上的尷尬這樣的關頭,到了社會精英、有識之士呼籲改革但改革如何進一步深化卻難以統一認識的關頭,到了新世紀新作為如果沒有強大的包括國民素養在內的文化軟實力支撐這種所有的“新”都可能無法實現的關頭……

       從現實看,從小做起是指:我們對文化産業的建設有了什麼支持性的政策?從法律、稅收乃至工商維護等方面。兩三個人的一個小公司(這樣的公司在美國比比皆是),你的支持力度有多大?它的第一桶金你怎麼與它分享?它賺錢多了在資助和慈善方面有所表現,你又有什麼政策和法律的保護、鼓勵原則?還有,我們對藝術院校人才培養,有什麼大的動作沒有?現在藝術院校全部由地方或教育部管理,好處是各地充分發揮各自積極性,壞處是各走各的道,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結果必然是:有的通、有的神,但也有不通、不神的;即使在教育部管轄的藝術院校,它們裏面竟然就沒有藝術教育司這樣的機構,有的只是一個體育衛生文藝科技等綜合性的管管業餘文化、校園文化的藝術教育的部門,這樣的話,就讓那些不管是中央藝術院校、也讓地方藝術院校的領導和專家很沒有感覺,認為政府“不重視藝術教育”。筆者去年在京開會,曾經遇見了包括中央音樂學院在內的北京和許多地方院校領導聯名給教育部寫信要求設立專門管理藝術教育的機構之信件。美國沒有文化部,它對文化藝術的管理是無為而無不為,這是由它的國情和體制決定的。我們則不同,國家文化發展的戰略從小做起,就是不僅文化部,而且也包括教育部、廣電總局、體育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等國家機關在內的部門,都要從自己的職能出發,想一想自己的職能、想一想自己的任務、想一想自己的使命,既不要異想天開、更不要官僚主義敷衍了事,要有作為,就從小事抓起!

       從價值看,從我做起,這個“我”是一個包含豐富內涵的“我”——既有國家政府機構工作人員的“我”,也有社會各界的廣大民眾的“我”;既有作為主體的政府部門、社會組織的集體的、法人的“我”,也有作為在成長中、在學習中、在工作中、在退休中的自然人的“我”。這樣的“我”是一個真我,是一個大我,還是一個新我。所謂真我是指,一個人的價值最主要的不是他在現實生活賺取多少錢、消費了多少物品,而在於他悟出了多少人生真諦、為社會也為自己創造了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在今天這個以物質財産似乎為唯一標準的社會,連得我們《婚姻法》也要為之修改、為之煩心,這在發達國家可能要鬧成笑話的,但在我們這裡就是如此。所以,問題的關鍵還在於對人生的價值缺乏認識、缺乏敬畏、更缺乏追求。只有做到了這一點,真我就離我們不遠了。所謂大我是指,我是一個主體、一個生命體、一個存在體,這個體的意義和作為,是離不開其他體的關心、協助甚至支持的,只想到自己小自我的人,只想到小自我而把大我忘卻、拋棄的人,肯定是在社會上要碰壁的人。做官員的,“心中想著人民,唯獨沒有自己”;做老師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做醫生的,“救死扶傷,實行人道主義”……只要人人都開始醒悟,都有對生命、對他人的尊重,這個社會、這個文化才開始溫馨、才有威力。問題的關鍵還在於,以上這些真我、大我的結果是造成、造就一個新我!這個新我,既是現實生活的典型、更是未來生活的目標和楷模,要靠藝術創造、新聞傳播、圖書教育等多模式來運作和營造的。即是説,新我肯定不是一個單一的概念、不是一個現行的概念、更不是一個平面的概念,新我在你我他共同的努力中——我們的文化體制改革,我們的文化強國,最後不就是這樣産生出一個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嗎?對此,那些以課題利益多少為準繩的學者、教師、研究員,那些以收視率多少廣告費多少為生存和發展指標的媒體,那些以一年辦了多少這個節那個節為烏紗帽理由的官員,離這個真我、大我、新我的目標還有多遠?大家不就心知肚明了嗎?

       “文化強國”,從小做起、從我做起,裏面的學問還真不少!需要我們在中央的會議精神引導下,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超越!

責任編輯:魯楊

熱詞:

  • 十七屆六中全會
  • 文化體制改革
  • 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