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和靜鈞:“佔領”之火延燒倫敦或致暴力重現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3日 09: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和靜鈞(西南政法大學副教授)

  肇始於9月17日的“佔領華爾街”運動,當進入第四週時,已從最初策劃者本意中“變質”,呈現出社會化運動傾向,出現了“佔領華盛頓”、“佔領白宮”等多項具有影響力的行動。據法新社報道,英國民眾積極響應,也準備在本週六發起“佔領倫敦證交所”行動,組織方稱,已經有三千人在社交網絡上確認參加。

  “佔領運動”火燒到倫敦,其嚴重性或甚于“革命根據地”紐約。觀察點有三:一是英國剛剛經歷了一場暴力騷亂,社會元氣大傷,參與騷亂的主角是年輕人,其怒氣尚未平息,而這樣的情況,之前的美國是不存在的;第二,相對於美國,英國在2008年遭受的金融危機創傷,遠大於危機策源地美國,英國經濟衰退的速度和深度,在歐洲主要大國中是最嚴重的,這也導致了工黨布朗政府的下臺;第三,英國保守黨聯合政府上臺後,其聯合執政的自民黨放棄了選前的承諾,諸如降低學費、改善醫療、議會改革等議程,已經惹惱了支持者。政府迫於財政預算赤字,大舉減少教育投入,窮人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

  吊詭的是,英國政府一邊大喊“沒錢增福利”,一邊又在外興兵參戰,不僅在阿富汗投入重兵,也在利比亞戰場作為“&&大哥”狂燒錢。一旦民眾覺得戰爭只是給軍工集團帶來鉅額利潤之後,民眾會産生受騙感,不滿情緒會迅速擴大。

  倫敦證交所與華爾街一樣,都屬盎格魯-撒克遜式的金融資本主義體制的神經中樞,自“金本位”全球貨幣體系瓦解後,以金融衍生工具為杠桿,成為服務於大財團和大公司的資本“名利場”。金融危機本是制度自我修復的機會,英美都曾承諾加強金融監管及對大公司高管薪酬加強管理,但經過“大到不能倒”的思維定勢而注入大量救助金後,金融市場又呈現穩定之態時,英美再也不想嚴肅對待之前的承諾,這導致了金融危機的後滯反應變得更加嚴重——從2008年危機爆發但社會穩定,變成今天危機惡化、社會不穩定的令人憂慮境地。

  顯而易見,由“鐵血宰相”俾斯麥設計、並由美國羅斯福等推動的資本主義國家福利制度,已經在經濟危機深度化面前,暴露了軟弱的一面,窮人所享受到福利上的小恩小惠,在極少數富翁所獲得的鉅額利益面前,更顯被拋棄感。不可否認,“佔領運動”把矛頭指向華爾街和倫敦證交所,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社會深層次矛盾。

  網絡串聯時代,社會扁平化愈為明顯。假如這些西方國家執政一方聽不進民眾呼聲,對貧富懸殊、社會不公視而不見,“佔領運動”可能導致暴力重現,最終成雙輸結局。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倫敦證交所
  • 燒錢
  • 暴力
  • 金本位
  • 革命根據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