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李強:近一點,才能新一點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2日 14: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今天的中國,無疑是最不缺新聞的地方。

       數不完的新鮮事,道不盡的新變化,目不暇給的新名詞,不勝枚舉的新問題……信手拈來,都是上佳的新聞素材。然而這些新鮮的素材,有時竟很難為新聞工作者發現,一些記者甚至抱怨“沒新聞”。為何會有如此抱怨?

       一輛自行車、10年採訪路、36冊採訪本、120萬字採訪筆記、100多個縣市區、300多個村鎮,大眾日報社高級記者陳中華,常年奔波在基層鄉野,碰到假化肥深挖坑農事件,碰到住房難呼籲建設廉租房,自己得癌症住進醫院接著寫老病友的“陪護難”……在他的眼裏,永遠有寫不完的新話題。

       陳中華為什麼能?因為他知道農民種地為啥賠錢,了解“示範園”為何變成了荒草灘,懂得村民代表大會咋個開法才算透明,他把農民當兄弟,農民也把他當兄弟,他這個記者是“從地里長出來的”。

       反觀一些新聞工作者,報道取材失之於窄,形式失之於舊。鏡頭成天追著明星、領導,“元旦完了猜春晚,春節到了送溫暖,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四季歌”,少數人養成“典型高大全,經驗靠‘提煉’,稿件抄文件,對話自己編”的壞習慣,甚至捕風捉影聽風是雨、為賺眼球放棄追求,直接踩到了職業道德的底線。

       種種陳規陋習,正是他們抱怨“沒有新鮮事”的直接原因,而究其根源,則在於貼近實際的認識不到位,貼近群眾的工作不得力,貼近基層的功夫不到家。

       平心而論,陳中華的能力,並不天生比新聞界的同行們高,他去基層的條件,也不比同行更優越。他的高明之處,在於真正貼近基層,觀察、記錄並且參與基層的發展進程。

       貼近基層,不僅僅是物理層面的接近,更是心理層面、思想層面、情感層面的貼近。沒有貼近之心的基層調研,時常可能變成彼此心照不宣的成果彙報會。失去責任擔當的基層之旅,難免如人民日報原總編輯范敬宜所嘲諷的,“朝辭賓館彩雲間,百里萬里一日還。群眾聲音聽不到,小車已過萬重山”。只有矯正長期高高在上、基於都市、精英的視野和價值觀,只有主動走到基層治理的末端,走入平民百姓的生活,我們才能重新“發現”基層,繼而把握一個完整真實的中國。

       也只有在這樣一個全新的社會圖景中,新聞工作者才能更加充分地認識到腳下這片土地的厚重與繁雜:一邊是GDP登上世界第二、高速發展以致“城市病”蔓延,另一邊卻是超過一半的農村人口、數千萬仍需扶助的貧困人群。如何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社會?什麼才是時代的真問題?這都需要新聞工作者貼近基層去找尋答案。

       在這個時代,我們不缺乏縱論世界大勢、笑談國際風雲的宏大敘事,也不缺乏上層建築、制度供給的深刻探討,但我們往往缺乏向下的眼光和行動,對基層社會的了解,漸後於社會高速發展的步伐,而缺乏基層視角的中國,定然不是一個完整的中國。

       離群眾越近,新聞才越有新氣象——新線索、新表達、新亮點。

       離土地越近,新聞才越有新價值——新思考、新發現、新收穫。

責任編輯:魯楊

熱詞:

  • 走轉改
  • 基層
  • 新聞
  • 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