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王艷明:文明出遊應成常態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08日 15: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國人在自然災難面前表現出來的公民素養,讓我們看到了文明的進步,但也有一些不文明行為令人反感。這個長假,遊客所到之處垃圾遍地的現象再次重演。譬如,在八達嶺火車站站臺,旅客即將登上火車卻留下一地垃圾;故宮城墻外的護城河內,漂浮大量垃圾,紅墻內一角擺滿丟棄的飲料瓶。

  如此景象不是新鮮事,只是在重復昨天的故事。既是陳年痼疾,關乎於此的反思也註定是多方面的,譬如遊客文明出行的意識不到位,一些景區的管理不得力,某些公共場所垃圾回收設施設計不合理,凡此種種,都説明文明離我們並不遙遠,文明就在我們的舉手投足間,在公共服務和管理的細節處。

  生活文明至少是兩個方面相互作用的結果,一是公民道德自律的內在約束,二是有序環境的外在涵養。所以,走出大煞風景的黃金周旅遊尷尬困局,需要從內外兩個方面著手。

  抽象一點看,旅遊休閒本身即代表著一種文明進步,但當旅遊僅剩下“到此一遊”的過程,就缺失了文明的內涵。從現實層面看,正是物質條件的不斷改善和豐富,才催生了日益龐大的休閒度假旅遊,但遺憾的是,在“錢進”的道路上有些人太看重錢,而缺乏必要的陋習改良,甚至不同程度地放棄了道德約束。

  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註定是一個漫長精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不同角色的社會人,都能從舉手投足,從一點一滴做起,不斷地進行道德自省與完善。最起碼,在類似于景區這樣的公共場所,能夠警醒自己進行必要的道德自律,避免上演“公地悲劇”。

  在管理層面上,也至少有兩方面工作要做,其一是注重公共服務的細節化,擯棄粗放型管理,細緻到一個垃圾桶的設置、一塊提示牌的安放,都應該是公共服務的題中要義;其二是在公共場所加強教育與引導工作。一言以蔽之,就是窮盡一切辦法營造文明有序的旅遊環境和公共環境,在潛移默化中感染遊客。

  旅遊大軍愈發壯大,而所到之處難免垃圾遍地的現象,需要雙方面反思——遊客不能為自己的不文明行為推脫委過,歸咎於外部環境的不週到;管理層面不能一味抱怨遊客素質不高,也需要反觀自身不足。只有內外共同努力,文明出遊才會漸成常態。

(王艷明)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遊客
  • 出遊
  • 道德自省
  • 公地悲劇
  • 錢進
  • 景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