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高路:見了好處就“搭便車”,搭不出學術繁榮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30日 13: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錢江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這幾天,圍繞屠呦呦該不該獨攬拉斯克獎的爭議日趨白日化,不斷有人出來指出發現青蒿素不是屠呦呦一個人的功勞,只有屠呦呦一個人獲獎不公平。

       這種抱怨確實反映了一部分情況,當年參與抗瘧藥物523項目研究的有全國60多個科研單位,僅參加項目的常規工作人員有五六百人,加上中途輪換的,參與者總計有兩三千人之多。這是一個龐大的國家行為,確實不是只有屠呦呦一個人在工作。

       有趣的是,雖然很多人暗指屠呦呦在獨攬功勞,但不管是屠呦呦本人,還是拉斯克獎頒獎組委會,誰也沒説發現青蒿素是屠呦呦一個人的功勞。拉斯克獎旨在表彰醫學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醫生和公共服務人員,而青蒿素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青蒿素的提取方法是屠呦呦發現的,也是她第一個真正提取出了具有藥用價值的青蒿素。這些都是已經得到確認的基本事實,即便爭功的人也不否認,那麼,作為關鍵項目的關鍵人物,屠呦呦獲獎無可厚非。

       我不明白大家在爭什麼,如果是比誰的貢獻大,事實已經擺在眼前;如果是想證明誰抹殺了誰,那麼青蒿素的研究歷時13年,很多人都作出了貢獻,公眾都看在眼裏,事實細節早有定論,根本就無須爭。獲拉斯克獎不代表就否認了其他人的工作,也不代表屠呦呦就要獨攬功勞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一個並不存在的爭議,卻炒得如此熱騰,或許只能怪:拉斯克的含金量太大,讓人淡定不起來。拉斯克獎分量極重,還被視為諾貝爾獎的風向標。有人已經統計過了,得拉斯克獎的科學家極有可能得諾貝爾獎,這個誘惑對中國科學家而言,實在太大了點。即使得不到諾獎,其後各類大獎也會讓人應接不暇。圍繞青蒿素的大獎,拉斯克或許只是個開始。

       那麼這場爭議有沒有爭榮譽爭利益的成分在裏面呢?這個時候的爭是不是就是在為自己的未來贏得機會?雖然很多人也明白,跟屠呦呦爭其實毫無意義。

       當然主張自己的權利是每個人的權利,但這與拉斯克無關,更與屠呦呦無關。

       大洋彼岸發來的一個獎,讓很多人夜不能寐,在短暫的榮譽感後就爭得面紅耳赤,讓人始料未及。獲獎是個很單純的事,據説在美國,出了什麼成就獲得什麼樣的獎賞,有一套獨立的判斷體系,以保證公正。但在中國,情況要複雜得多,申領大獎得層層申報,得領導點頭權威首肯,這些環節可以拔高一個人也可以埋沒一個人。也許正是這麼多複雜的情況才給了某些人見面就想分一點的,有棗沒棗打一桿的想法。

       中國科學界什麼時候才能改改見了好處便想搭便車的習慣性思維。領導為了自己的面子和政績搭搭便車也就罷了,科學家總不能也養成這樣的毛病吧。否則科學的精神在哪,學術的獨立人格在哪?“搭便車”也許能讓一乾人等因為一項成果都著作等身、成就斐然,卻搭不出學術界的繁榮來。

責任編輯:魯楊

熱詞:

  • 屠呦呦
  • 學術
  • 諾貝爾獎
  • 拉斯克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