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張英:校園安全套售賣機前的道德祛魅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28日 14: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南京棲霞區計生局稱,曾向當地幾所高校建議在校園內安裝安全套售賣機,但遭到拒絕。校方認為校園內設安全套售賣機會給學生性暗示,有可能縱容學生的性行為。有專家稱,高校不肯讓安全套售賣機進校園,很大程度上是害怕由此帶來的輿論壓力。(《現代快報》9月27日)

  在有關性的問題上,我們見慣不怪的總是“凜然、威嚴、視如蛇蝎”之類的態度和情緒,南京多所高校對安全套售賣機進校園的拒斥,就屬於這種長期形成的心理慣性。但這種習慣性抗拒,往往讓不少本屬合理的事情變得尷尬。比如,前不久由北京試驗教學的中小學性教育圖冊,即被不少家長視為洪水猛獸,認為該書圖文太直接從而無比擔心。

  由於在性這個問題上長期缺乏正確、有效的對待和引導,再加上以性為恥的傳統觀念,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遭遇一些道德潔癖論,就好比南京多所高校拒絕安全套售賣機進校園的理由是“會有性暗示”。在校方看來,仿佛學生們都是處於性饑渴的阿Q,只要見到白皙的皮膚就會聯想到上床。

  實際上,在大學期間結婚都已被認可的當下,高校應該正視大學生的性教育。面對大學校園的現狀,南京醫科大學性教育教師韓群穎就明確表示,你不讓正規合格的産品進來,不把正確的方法告訴學生,孩子們就有可能受到不合格産品的傷害,遇到意外情況就會“亂了方寸”。

  安全套售賣機進大學校園,其符號意義或許大於實際用途,但至少代表了一種態度,即學校能大方看待已成年學生的性行為。如果能真正坦然接受安全套售賣機出現在大學校園,則意味著我們的大學校園能在對待性的問題上有所突破,能進行“道德祛魅”,解除長期受其禁錮的視性為齷齪之事的思想枷鎖。

  在我國,從1999年清華大學擺出第一台安全套售賣機開始,安全套售賣機進高校就一直處於爭議中。在不少高校,售賣機遭到極力反對,大都是因為擔心安全套售賣機會導致學生性行為的放縱。但在這種小心提防的背後,卻是大學生性行為在一些高校的開放程度的有增無減,且因為一些大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避孕知識而導致意外。

  當然,安全套售賣機進入校園,並不意味著大學生在性方面存在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只是,冠以道德之名的排斥或驅逐,在現實面前已換不來“聖潔”的讚譽,相反,只會被譏諷為“迂腐”。學校用沾染了道德潔癖的態度為安全套售賣機下定義,無異於“誅心之論”,同時也是在用想象中的道德壓力來抗拒本屬正常的事物。

  安全套售賣機理應是大學校園一系列性教育鏈條中的一個環節,也可以説是學生進行安全性行為的一個保護終端,在性教育始終躲閃或不夠完善的前提下,這種安全保護不乏為有益補充。也因此,高校不妨坦然以對。(張英)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安全套
  • 高校
  • 售賣
  • 大學校園
  • 進校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