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然玉:今年中秋,你“空巢”了嗎?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3日 13: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武漢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又是一年中秋節,在這本該闔家團圓的日子裏,卻有許多人家將品嘗著“對影少一人”的寂寞。隨著“80後”“90後”獨生子女異地求學、異地工作等,以往傳統意義上的“空巢老人”現象,正逼近一些城市的中年家庭,“空巢現象”正從老年蔓延至中年。(9月12日《現代快報》)

  天涯共此時之際,在闔家團圓的美好祈願下,“遊子”與“空巢”成了兩個莫名感傷的意象。傳統悄然消逝,節日的信仰漸次模糊,直至月餅蓋過月亮、漂泊代替歸家……承襲千百年的家庭模式,正不斷被時代刷新、重塑。只是,面對不可回避的變化,你我準備得怎樣——無論人心、情感,抑或其他?

  無可避諱,“中年空巢”確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當融合與個性,成為一段歲月的強音,“另一個世界”必會奪走身邊的“孩子”;而當程序式的勞動,成為資本複製的普遍手法,遠行的兒女便被捆綁在了別處。倘若追根溯源,“親情之痛”無非是一種代價,無數家庭為社會發展讓渡出幸福。表面看來“中年空巢”,似是子女各求前程所致;但實質上,他們不過是在順從一套龐大的效率規則。

  事實上,社會本該對上述“犧牲”有所補償。作為發展的代價,“中年空巢”亟待引起重視。須知,子女的空間隔絕,極易演化為中年群體的精神危機。中國的家庭結構,歷來重視“血緣共同體”的互濟功能,無論是情感層面、還是經濟層面。如果説“經濟自足”尚不為慮,那麼“代際親情”的缺位,卻會帶來“中年空巢”難以承受之重。

  此刻,最需要喚醒的,則是稍顯冷漠的社區空氣。一直以來,內斂、保守、相對封閉的家庭價值,使得城市人的鄰里交流少之又少。時至今日“空巢”遍地,走出家門、融入社區無疑是解救寂寞的理性選擇。而前提是,社區文化去行政化,重申居民的主體地位,繼而營造出有別於家庭的歸屬感。

  在“血緣互濟”之外,建構起“社區互暖”的光榮傳統,恰是“社會補償家庭”的關鍵所在。(然玉)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空巢老人
  • 中年
  • 孩子
  • 另一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