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周南焱:威尼斯四片入圍 華語片一夜之間變強大?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7日 14: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正在進行中的本屆威尼斯電影節,華人面孔一片攢動,除了導演賈樟柯成為“地平線單元”的評委主席外,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片有杜琪峰的《奪命金》、許鞍華的《桃姐》以及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最新消息是,內地導演蔡尚君的《人山人海》也以“驚喜電影”的身份搭上末班車。如此一來,22部主競賽片中,竟有四部是華語片。一時之間,頗讓人産生幻覺,似乎華語電影一夜之間變得強大起來,有橫掃國際電影節之勢。

  估計大家還清楚地記得,今年年初的柏林國際電影節和5月份的戛納國際電影節上,華語片兩次集體落馬,無一部影片入圍主競賽單元。難道短短不到半年內,華語電影人就能知恥而後勇,一舉拍出一堆能參賽國際電影節的佳片?這個理由顯然站不住腳。實際上,細心觀察就不難發現,華語電影軍團貌似高調亮相威尼斯,實則並不值得驚喜。換句話説,華語電影並沒有蛻變成笑傲國際的軍團,骨子裏其實還是舊模樣。

  客觀上講,這次威尼斯颳起“中國風”,離不開電影節主席馬可-穆勒的功勞。這位中國文化的狂熱愛好者,在華語電影界建立了人脈關係,吸引更多華語片參賽威尼斯。再細看一下,此次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四部華語片,其中三部是港臺影片,特別是香港導演杜琪峰和許鞍華,一直堅持自己的拍攝風格,參與爭奪金獅並不令人意外。這兩位導演的商業成績並不好,曾試圖北上內地,但均不成功。許鞍華在拍攝《桃姐》時,感嘆“我好久都沒有找到足夠的資金拍片了”,讓人倍感心酸。

  台灣導演魏德聖靠《海角七號》一舉成名,新作《賽德克-巴萊》雖得以入圍威尼斯,但放映後口碑不高,被認為有負該片的民族史詩題材。對於這類宏大題材創作,魏德聖仍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而最後一刻入圍的《人山人海》是唯一的內地電影,算是為內地電影人挽回了一點顏面,但該片在國內外並未引起關注。威尼斯電影節一向推舉青年導演,魏德聖、蔡尚君的新作得以入圍,恐怕跟這個原因也分不開。

  環顧華語影壇,電影人近年集體轉向拍商業片,對參賽國際電影節普遍不感興趣,紛紛表態為內地觀眾而不為電影節拍片。內地各種商業爛片更是層出不窮,目的只為撈取票房。想靠這類影片去國際參賽奪獎,無異於癡人説夢。此次威尼斯雖有多部華語片參賽,看起來熱鬧,但對於國內電影現狀起不到絲毫改變作用。

  (周南焱)

責任編輯:田智鋼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