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日媒:黃埔軍校在中國近代留下印記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6日 09: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日本《産經新聞》9月5日文章,原題:辛亥革命100年 國共兩軍為同一源頭 中國黃埔軍校是中國迄今為止元帥、將軍輩出的地方,它打下了中國軍隊的基礎。該校由孫中山于1924年創辦。


  該校在成立之初,被稱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又因該校位於在廣東省廣州市郊外的黃埔,因此又被叫做“黃埔軍官學校”。該校在1924-1928年的黃埔時代培養了一批學生作為軍人與軍閥作戰,其中的多數人因此犧牲。後來的該校畢業生因立志“繼承黃埔時代的精神”而被稱為“黃埔軍校出身”。不過,該校在1946年正式改名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孫中山在創辦該校的時候,為在全中國實現自己的政治理念、同時也是國民黨黨訓的“三民主義”,考慮成立一個有別於軍閥的獨立的政黨軍隊。


  在學校創立之初、1924-1927年的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學校的資金和人才面臨困難,斯大林領導的蘇共給予了孫中山大力支持。


  黃埔軍校的首任校長是深得孫中山信任的蔣介石,另一方面,共産黨人也在該校擔任重要工作。如葉劍英曾任教授部副主任,周恩來曾任政治部主任。此外,蘇聯紅軍的將校也在學校中擔任過相關工作。


  但1927年國共合作停止後,蘇共和中共的教職員工離開了黃埔軍校,只剩下國民黨的相關人士。


  黃埔軍校的校舍在抗日戰爭中燒燬,但現在作為紀念館重新恢復到了20世紀20年代的原貌。入口處寫著孫中山的遺志“革命尚未成功”。館內展出著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時期戰鬥場面的繪畫。


  在1948-1949年投入數百萬人的國共“三大戰役”中,指揮官多數畢業于黃埔軍校,在校期間不少還曾是同桌。


  內戰失敗後,國民黨逃到台灣。當時國民黨軍的將領幾乎全部來自黃埔軍校。而在大陸方面,1955年實行軍銜制後,十大元帥中的五人和十名大將中的三人都曾是該校的畢業生或教職員工。


  因此可以説,黃埔軍校出身的校友在中國近代軍事史上留下了大大的印記。


  後來,中國創辦了包括國防大學在內的眾多軍事學院,都繼承了黃埔軍校重視政治思想教育的傳統。(趙文傑 譯)

責任編輯:田智鋼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