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央視網評:稅收不公平,共同富裕無從實現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6日 07: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評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作者:王石川

      9月4日,習近平在致亞洲政黨“發展與社會共享”專題會議的賀信中説,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繼續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禮記禮運》為人們描摹了這樣的大同世界,“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種美妙暢想,在那個時代,註定飄渺無依,大同就是遙不可及的烏托邦。而今天,“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已經成為執政綱領,也是每個國人的良性訴求。

      幸福不會從天降,幸福的生活需要雙手打拼。於此而言,勞有所得,顯得中肯而實際。中國人的勤懇無需懷疑,但遭遇了現實悖論——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經濟學家陳志武在其著作《為什麼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中把原因歸結為制度缺陷,比如人們為了彌補制度成本、規避交易風險,不得不格外勤奮、一天多工作幾小時……應該説,這只是一個層面。

      從勞有所得的美麗暢想,到中國人勤勞而不富有的現實哀嘆。原因在哪?一是稅負過高。近日,據美國《福布斯》雜誌推出的榜單顯示,中國內地的“稅負痛苦指數”居全球第二,這也是繼2009年中國內地首次排名第二位後,再次位列該名次。(見9月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儘管這一排名被指誇大,但國人的稅痛指數高,是不爭事實,從饅頭稅到加名稅,再到月餅稅……真是稅稅讓人難安。有人感嘆,“自古未聞糞有稅 如今只剩屁無捐”,雖是調侃之辭,但稅痛指數之高,相信每個人都深有所感。

      無代表,不納稅。稅收高,並不可怕,只要用在老百姓身上。但遺憾的是,我國行政成本高居世界第一。人民日報前副總編輯周瑞金在其文章援引了這樣一組數據,“1978年到2003年25年間,中國財政收入從1132億元增長到3萬多億元,約28倍;而同期行政管理費用則從不到50億元升到7000億元,增長達87倍。行政管理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重,2003年已達到19.03%,遠高於日本的2.38%,英國的4.19%,韓國的5.06%,法國的6.5%,加拿大的7.1%,美國的9.9%。”難怪有人喟嘆,“國內有兩種人,供養別人的,靠別人供養的。”

      行政成本高,用於公共服務的錢就少。現實確實如此!周瑞金在其文章還提到這樣一組數據,2007年中國在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就業福利三項開支總共6000億元,相當財政總開支的15%,為全年GDP的2.4%,分到13億人身上,人均收入461元。而在美國,同樣三項開支為15000億美元,相當與政府總開支的61%,為GDP的11.5%,分到3億美國人身上人均5000美元。2007年美國財政稅收佔GDP18%。美國把61%的財政收入用在普通老百姓身上,而中國只把15%用在老百姓身上。

      不得不説,不少時候,勞有所得,並不準確,勞了,沒有得,或者説,所得甚少。我們的稅負有多高?有心人算了一筆賬:如果你的稅前月薪10000元,除去四金和個稅,實際拿到手7052元。公司為了給你支付10000元錢的稅前薪水,公司要支出14150元。如果你買了總價100萬元的新房,有50-70萬元會通過各種渠道流入政府腰包。你平時的任何消費,都要交近15%的稅,不過這是你不知道的(見《羊城晚報》2011年1月25日)。人們常説,徵稅就像拔鵝毛,既要拔掉毛,也要別讓鵝太叫。現實卻是,鵝毛被拔太多,叫聲太淒厲。

      除了稅,影響勞有所得的還與分配體制有關。蛋糕要做大,也要切好,但是蛋糕已經夠大了,切得卻不夠公平。比如,工資條例一直難産。究其原因,在於利益集團的阻礙,比如,有人提出,國企要提高上繳的利潤到50%,但相關主管部門不幹;再比如,代表民營企業利益的全國工商聯反對,因為工資條例中的最低工資及工資正常增長機制,觸及了民營企業的利益;國企也反對,因為不少國企大肆使用大量勞務派遣工人,工資條例中的同工同酬會危及其利益。工資條例絕非萬靈丹,但是,連這一旨在填補貧富懸殊的條例也難以出臺,蛋糕能切公平,委實讓人難樂觀。

      説到壟斷企業高管,不能不提他們的高薪酬。“高管吃肉,社會喝粥。”“‘黑爪子’幹活掙錢,‘白爪子’花。”坊間常常感嘆高管收入之高。高管收入高,是不爭的事實。調查顯示,2009年,上海部分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董事長和總裁平均薪酬是國企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的14.38倍,是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的27.71倍,可見上海國企高管薪酬遠遠高於普通勞動者。(見《東方早報》)“我們並不蔑視財富,我們並不是嫉妒任何獲得成功的人,我們當然堅信獲得成功理應獲得回報,但很容易讓人們感到不安的是,(一些公司)高管們業績糟糕,卻獲得(高額)報酬。尤其是在此時,這些報酬來源於美國納稅人,他們中有許多人本身的生活還很艱難。”美國總統奧巴馬曾如此批評針對華爾街高管的不道德薪酬。事同此理,我國一些高管的天價薪酬也高得不道德,也讓老百姓産生被剝奪感。     

      世界銀行發佈的《世界發展報告》談到“公平與發展”時稱:“社會對於機會平等的關注應該勝於對收入平等的關注。機會不平等是深層次的原因,而收入不平等只是經濟發展的一個結果。”習近平也提出,“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如果不能確保分配公平,不能減低稅負,不能改革體制,就難以實現勞有所得,更不要説美妙的大同世界了。

責任編輯:田智鋼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