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異軍突起的“諾萊塢”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02日 15: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尼日利亞是非洲人口第一大國和産油第一大國,其文化影響力也較為強大。該國不僅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因卡等一批大文豪,其電影産業(諾萊塢)也在非洲家喻戶曉。

  “諾萊塢”電影産量超過好萊塢,僅次於寶萊塢。目前尼全國各地有50多萬個家庭電影錄像帶發行租賃俱樂部,産業規模超過27.5億美元。據英國《經濟學家》雜誌報道,尼日利亞影像相關行業年營業收入在2億到3億美元之間,從業人數超過百萬,僅次於農業。

  不過,尼日利亞電影院屈指可數,首都阿布賈的正規電影院寥寥無幾,有的州甚至沒有電影院,人們主要在家裏通過錄像帶或光碟看電影。尼日利亞社會治安情況複雜,經濟發展緩慢,人們儘量在家中消費文化産品。另外,當地電影放映設施落後、專業人員不足。這些因素使得眾多電影導演把電影産品定位為廉價、高效、發行電影錄影帶的模式。大多數“諾萊塢”電影成本低廉、小作坊製作,一部電影成本約1.5萬到2.5萬美元,最快的幾週時間就能拍完,影片拍攝完成後,馬上就發行DVD。拉各斯和阿蘭布拉州的奧尼查是兩大音像發行中心,兜售影碟的小攤小販更是隨處可見,正版光碟只佔到市場的1/10。

  “諾萊塢”電影題材涵蓋社會各個層面,常常圍繞著浪漫男女愛情、窮人發財致富、鬼怪民間傳説、宗教巫術和貪污腐敗展開。演員表演誇張生動、詼諧幽默,電影的結局幾乎都是惡者受到懲罰,行善者終得好報。此外,“諾萊塢”為滿足“多部族、多文化、多語言”的國情特色,也深挖各部族的傳統傳説和名人軼事。在電影語言上,英語達到44%,其它方言的影片也佔相當比例,如約魯巴語佔31%,豪薩語佔24%,伊博語也有1%。

  “諾萊塢”電影製作秉承著非洲本土的黑人文化特色,這種“以我為主”的製片理念使其在非洲其他國家也大受歡迎。西方電影中的非洲總是被打上“貧窮”、“饑荒”、“艾滋病”烙印,很多非洲人厭倦美國式英雄主義的好萊塢大片,而更喜愛土生土長、淺顯易懂、貼近現實生活的非洲電影。非洲人渴望用自己的方式來講述故事,看重屬於自己的文化價值。

  “諾萊塢”影響了整個非洲大陸,很多非洲國家競相學習複製尼日利亞電影模式。2005年,“諾萊塢”電影業開始頻頻進入國際電影節,蒙特利爾、柏林和戛納電影節都開闢專門場地介紹和放映“諾萊塢”電影。南非衛星電視開通頻道專門放映“諾萊塢”影片,默多克旗下的付費電視傳媒也有計劃涉足。

  尼日利亞政府有意將“諾萊塢”打造為展現國家魅力、提升自我形象的“明信片”,準備出資支持本土電影。

責任編輯:田智鋼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