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戴求兵:“懸浮”官員奈何一再失信於民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25日 10: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四川會理縣領導懸浮在公路上的PS照片事件剛剛平息,最近,又曝出嵩縣縣長視察白雲山景區的照片有“PS”嫌疑。儘管照片下方署有《嵩縣縣長李大偉在白雲山調研時即興賦詩暢抒遊感》的新聞標題,並有五言律詩佐證,但細心的網友還是發現照片上的領導不但飛在山頂,而且光影逆轉。(8月24日《東方今報》)

    “懸浮官員”似乎正成為網民津津樂道的網絡熱詞,著實令人玩味,玩味之餘,不免也生出擔憂。當這些來自政府網站本應嚴肅客觀的“新聞事實”,最終因為“懸浮”而成為網友的談資時,政府的公信力,官員的影響力,群眾的向心力就會大打折扣。官員離德終將造成群眾離心,失信於民帶來的後果往往是無法挽救的。

    官員熱衷“懸浮”,個中原委比較複雜。概而言之有三,一是政績焦渴。在浮躁速成的政績觀指導下,部分官員在任內謀求短期顯績、忽視長期潛績。形象工程、數字作假、虛報浮誇,往往是個別官員獲得上級好評、實現仕途“跨越式發展”的慣用手段,“PS”製造“懸浮”也就不足為怪。二是追捧助長。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基層一些官員摸準了“領導意圖”,對於“大興土木”式的政績工程,不是建諍言,而是獻媚言,不是力諫勸阻,而是歌功頌德。盲目追捧之下,領導“懸浮”成就了一個個肥皂泡般光鮮的政績。三是問責“短板”。“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一些官員對工作中的“硬傷“,往往是藏著掖著,生怕別人揭開蓋子;而對於取得的一丁點成績,則不惜以濃墨重彩放大。毋庸諱言,相關問責部門,對“有問題”的幹部可能盯得多些,而對“誇海口”的幹部卻鮮有涉及,這客觀上包容乃至鼓勵了某些官員的“懸浮膽量”。

    遏止官員“懸浮”,要對症下藥綜合施策。首先是考評科學。面向官員的考評機制要真正體現科學性,注重從官員德性、群眾口碑和工作實績中客觀分析,並將考評結果與官員提拔有機挂鉤,讓那些光顧“懸浮”不幹事、幹假事的官員得不到好處;其次是作風“接地”。提倡官員和公職人員“上山下鄉”,在聯絡群眾中貫徹求真務實的作風,把“懸浮”的心態轉變過來,在轉變作風中“接通地氣”、獲得動力;再次是問責到位。廣開監督渠道,依靠群眾雪亮的眼睛,發現和查處那些癡迷“懸浮”的官員。

 

責任編輯:趙春曉

熱詞:

  • 懸浮
  • 五言律詩
  • 官員
  • ps
  • 上山下鄉
  • 新聞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