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復興評論 >

易艷剛:無底線炒作與“審醜”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22日 16: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更多 今日話題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當公眾將“盧美美”的綽號送給近期的“風雲人物”盧星宇的時候,實際上是在無形中彰顯另一個新聞人物的影響力——她的名字叫郭美美。兩個月前,這個90後女孩,因為炫富而意外引出了諸多驚天內幕,一時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在微博時代的傳播生態中,新聞人物各領風騷三五天然後迅速被遺忘,這樣的故事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網友們的關注點比過去任何時代都更容易被轉移,從這個意義上講,如今想通過網絡炒作而一夜爆紅,難度系數顯然要比以前高很多。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人,依靠無底線的炒作去迎合大眾審醜情緒,並以此博取關注。

  上周,醜聞纏身的郭美美在沉寂數日之後“重出江湖”,正式以歌手的身份進軍娛樂圈,她在讓公眾大跌眼鏡的同時,想必也在淡定地勾畫著自己的名利路線圖。8月16日淩晨,郭美美在某音樂網站正式發佈自己演唱的最新單曲《叮噹Girl》,並同時在多個門戶網站的微博中展開宣傳性推介活動。儘管某網站以《厚臉皮無極限,郭美美自發單曲》這種措辭極“狠”的標題報道此事,儘管眾多微博網友無情地向“歌手郭美美”扔去了“板磚”,她仍因此賺足了噱頭——截至8月21日上午,該單曲已經被累計播放和下載410萬餘次。

  無論是唱功還是唱詞,這首郭美美自己很滿意的“單曲”幾乎沒有任何亮點,誠如網友戲言,她要是憑這首歌去參加“快樂女聲”,肯定海選階段就會被淘汰。但是,在歪風很盛的中國娛樂界,似乎只要一首歌的演唱者醜聞纏身且背後有一個深諳炒作之道的團隊,他就能夠迎合大眾審醜情緒,進而具備“一鳴驚人”的潛質。

  儘管沒有多少人願意承認,但事實確實如此,無底線的炒作正成為某些人一夜成名的法寶,而各種骯髒的醜聞和負面新聞也都是炒作者實現目標的催化劑。總會有人通過炒作“頗具爭議的話題”甚至醜聞來博取關注度和在名利場成功“套現”,仿佛沒有達到這樣的效果,都不好意思歸為“醜聞”或“炒作”之列。於是,“芙蓉姐姐”和“鳳姐”紅了,現在一個在國內開演唱會、代言廣告並且到處演講,而另一個則已經走出國門,在大洋彼岸繼續以雷人雷語譏笑那些曾經譏笑過她的同胞;同樣,尺度駭人的“艷照門”非但沒有擊垮車模“獸獸”的職業生涯,反倒讓她身價暴漲,商約不斷;所以我們自然也能理解,曾憑藉電視相親節目“非誠勿擾”而被封為“史上最刻薄拜金女”的馬諾最近再度出現在媒體鏡頭前,狀告某網站侵犯她的名譽權,雖然毫無懸念地敗訴,但也許,曝光率比審判結果來得更重要——其中玄機,你懂的。

  不過,郭美美、鳳姐等人通過炒作成功“出位”或“上位”,別以為跟咱們自己沒有關係。我們對相關的爆炸性信息的好奇關注,對策劃縝密的炒作信息的二次傳播,甚至對這些“丑角”們跟帖指責,其實都在客觀上幫助他們完成了自我實現。依靠那些隱蔽在暗處的公關公司,這些“丑角”們能夠將關注度轉化為營銷資本,進而“變現”為經濟利益——如今這個時代,早已並非只有好名聲才能獲利,臭名昭著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無良炒作屢屢跌破社會底線,對社會公眾尤其是年輕人的消極示範作用毋庸贅言,但我們或許同樣應該反思的是,潛滋暗長的大眾審醜情緒,是否也在無形中充當了“郭美美”們通往名利場的馬車夫?如果我們能夠盡可能地堅守理性的審美趣味和價值導向,不去響應各種五花八門的炒作(包括不點擊不跟帖),讓這些炒作自己“花開花落”、無利可圖;當人們不再跟風關注,炒作成功的“示範效應”逐漸減弱,“示醜”炒作也就慢慢沒有市場了,社會主流價值觀也就能復歸了。

  易艷剛(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

責任編輯:田智鋼

熱詞: